相关习题
 0  142445  142453  142459  142463  142469  142471  142475  142481  142483  142489  142495  142499  142501  142505  142511  142513  142519  142523  142525  142529  142531  142535  142537  142539  142540  142541  142543  142544  142545  142547  142549  142553  142555  142559  142561  142565  142571  142573  142579  142583  142585  142589  142595  142601  142603  142609  142613  142615  142621  142625  142631  142639  170175 

科目: 来源:2017届甘肃省高三上学期月考三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甲、乙、丙图分别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该图中同时出现B、b的原因是________.

(2)图甲中细胞①处于图乙_______段,图甲中,处于图乙GH阶段的是_________(填数字).

(3)图丙a、b、c中表示DNA分子的是_______,图甲中对应图丙Ⅱ时期的细胞是 ,图丙中Ⅱ→I,完成了图乙中的______段的变化.

(4)现有某药物能专一性地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则使用此药物后,细胞的分裂将停留在图乙中______段.如果用洋葱根尖做实验材料来探究该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的最适浓度,请写出简单的设计思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甘肃省高三上学期月考三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分析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待大蒜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将整个装置放入冰箱低温诱导培养36h,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试验中卡诺氏液的作用是

(2)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属于 染料,能使细胞中 着色。

(3)大蒜是2N=16的植物,该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最多为 条。

(4)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染色体已加倍的细胞,能否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获得四倍体大蒜个体?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甘肃省高三上学期月考三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往往是混杂生长的。人们在研究微生物时一般先要将它们分离提纯,然后进行数量的测定。下面是对大肠杆菌进行数量测定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步骤如下:

A.制备稀释倍数为102、103、104、105、106的系列稀释液。

B.在适宜温度下培养。

(1)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你选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

(2)测定的大肠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可信的是______。其理由是

A.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53

B.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62和76,取平均值69

C.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61、35和82,取平均值59

D.四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42、61和55,取平均值45

(3)一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43.4,那么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 mL)__________。

(4)用这种方法测定密度,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5)下表是某同学测定某土壤样品中自生固氮菌数量时配制的培养基配方。

培养基

NaNO3

K2HPO4

KCl

MgSO4

FeSO4

蔗糖

琼脂

蒸馏水

质量

2 g

1 g

0.5 g

0.5 g

0.01 g

30 g

15~20 g

1000 mL

有同学认为此培养基配方有误,请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甘肃省高三上学期月考三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转基因生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用于生产人们所需要的药用蛋白,如激素、抗体、疫苗、酶等。如图是通过生物工程培育能产生人胰岛素烟草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构建表达载体的A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D过程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若把重组质粒导入动物细胞,常采用的方法是

(3)E过程采用的技术主要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阶段。

(4)如果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对再生植株进行检测,F过程应该用__________作为探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D.各种蛋白质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核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因此不能发生渗透作用

B.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形成的纺锤体蛋白是由中心体合成的

C. 小球藻是单细胞绿藻,色素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D. 动、植物细胞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都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肺炎双球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数目相等

B.基因的表达离不开核糖体

C.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遗传信息不能从DNA流向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理由不合理的是

A.恩格尔曼选择水绵的原因之一是水绵具有易于观察的椭球形叶绿体

B.孟德尔选择豌豆的理由之一是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C.比较H2O2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选择肝脏研磨液的理由是其中含过氧化氢酶

D.在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选择酵母菌的理由之一是它属于兼性厌氧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研工作者将基因型为Bb的某植物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四倍体,将该四倍体产生的配子进行离体培养成幼苗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依据上述材料,判断错误的是

A.最终获得的后代有2种表现型和3种基因型

B.上述育种方法包含了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C.第二次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

D.最终获得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植物细胞受损后通常会释放出酚氧化酶,使无色的酚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质。例如,切开的马铃薯放置一会儿后表面会变色,就是酚氧化酶引起酶促褐变造成的。请据资料分析回答:

(1)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分别储存在细胞的不同结构中。能实现这样的分类存放是因为细胞内具有 系统,组成该系统的结构具有的功能特性是

(2)把含有酚氧化酶的提取液作如下表的处理,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

①酚氧化酶提取液的处理

②加入缓冲液

③加入酚类底物

实验后的颜色

A

不作处理

2mL

2mL

褐色

B

加入蛋白酶,10分钟

2mL

2mL

无色

C

加入三氯乙酸(强酸),10分钟

2mL

2mL

试管A、B对照,说明酚氧化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推测实验后,试管C中的颜色是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步骤②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在马铃薯抗褐变品种的改良方法上,目前比较成功的是反义RNA技术。即将一段酚氧化酶反义基因导入马铃薯的细胞中,并得到反义的RNA,反义RNA能与酚氧化酶基因转录形成的____________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链RNA,阻碍了 过程的进行。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