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长沙一中高一上阶段测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核苷酸可通过脱水形成多核苷酸,与多肽一样,脱水后一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与下一个单体的糖相连。结果,在多核苷酸中形成了一个重复出现的糖一磷酸主链(如右图),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只有C、H、O、N
B.在合成该图所示化合物时,需脱去5分子水,相对分子质量减少90
C.在该图所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一个磷酸基团往往和两个五碳糖相连
D.组成图中核苷酸的五碳糖可能有两种即核糖和脱氧核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长沙一中高一上阶段测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分析下表,可推测
溶液 | 双缩脲试剂 | 碘液 | 斐林试剂 |
甲 | + | — | — |
乙 | — | + + | — |
甲、乙混合 | + | + | + |
注:“+”显色,“+ +”,显色更深;“-”不显色。
A.甲溶液含有淀汾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液含有淀粉酶
D.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长沙一中高一上阶段测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实验鉴定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鉴定脂肪的存在,染色后可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颗粒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揺匀后,再加入乙液
D.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A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液的试管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长沙一中高一上阶段测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带有负电荷的核酸对碱性染料甲基绿和吡罗红具有不同的亲和力,核仁能被染成紫红色,通过染色试验可对细胞中的DNA和RNA进行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下列对于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基绿吡罗红的作用有选择性,只能将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
B.甲基绿吡罗红的作用有选择性,只能将细胞核中的DNA染成红色
C.核仁能被甲基绿吡罗红染成紫红色,说明核仁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D.核仁能被甲基绿吡罗红染成紫红色,说明核仁中含有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长沙一中高一上阶段测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A.人的肝细胞
B.蛙的红细胞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长沙一中高一上阶段测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反映细胞功能的复杂程度。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所以分布在所有动植物细胞中
B.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有分布
C.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车间”,可以合成性激素和纤维素等物质
D.溶酶体是“消化车间”,正常生理状态下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长沙一中高一上阶段测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肌细胞内的肌质体是由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由此可推测肌质体的主要作用是
A.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
B.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
C.有利于对肌细胞的能量供应
D.与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长沙一中高一上阶段测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3H标记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引入某绿色植物根尖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其中最可能测到含3H的一组结构是
A.细胞核、核仁和中心体
B.细胞核、核糖体和线粒体
C.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D.细胞核、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长沙一中高一上阶段测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利用生化方法研究细胞内囊泡运输及到达指定位置的分子机制,发现囊泡和靶膜上都存在自身的SNARE,只有二者相互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后方可实现囊泡和靶膜的融合。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SNARE可能是位于生物膜上的识别蛋白
B.上述分子机制说明准确的信息传递保证了细胞代谢的有序性
C.囊泡和靶膜的识别并特异性结合表明生物膜的物质组成完全相同
D.细胞中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长沙一中高一上阶段测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分子伴侣”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蛋白质)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
A.核糖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