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三次联考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与生物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种群时生物繁殖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有性生殖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原材料
C.捕食者的存在直接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D.环境的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三次联考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胰岛素的合成需要供给氮源
B. 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C. 麦芽糖水解产物只有一种单糖
D. RNA聚合酶催化的产物都是m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三次联考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在F2代结果有差异,原因是
A.前者有基因分离过程,后者没有
B.前者相对性状差异明显,后者不明显
C.前者使用了假说演绎法,后者没使用
D.前者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后者不一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三次联考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 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时引起内环境稳态失调
C. 大量饮水可导致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三次联考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人体内B淋巴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B淋巴细胞分化抑后细胞膜表面的蛋内质发生了变化
B.B淋巴细胞的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也受环境影响
C.B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D.B淋巴细胞若因某些理化因素导致膜结构改变.则可能患自身免疫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三次联考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机体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B.生物的各种变异均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C.精确的模板可保证DNA复制不出现任何差错
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病的后代均为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三次联考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同一个体的浆细胞(L)和胰岛B细胞(P)分别提取它们的全部mRNA(L-mRNA和P-mRNA),并以此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合成相应的单链DNA(L-cDNA和P-cDNA)。其中,能与L-cDNA互补的P-mRNA以及不能与P-cDNA互补的L-mRNA分别含有编码
①核糖体蛋白的mRNA
②胰岛素的mRNA
③抗体蛋白的mRNA
④血红蛋白的mRNA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三次联考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因素可诱发的基因突变具有一定的方向
B.基因突变后,生物的遗传信息和形状一定改变
C.有些人工诱发突变和自发突变既无害也无益
D.人工诱发基因突变只导致一个等位基因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三次联考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年生水稻中,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用有芒抗病(AARR)和无芒不抗病(aarr)的两种水稻做亲本,培育无芒抗病的两种水稻供农民使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这一良种供农民大量使用至少需要3年
B.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这一良种,第一年应对母本水稻人工去雄
C.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这一良种,第二年的目的是获得F2种子
D.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这一良种,第三年的目的是选育纯系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三次联考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下图所示,甲物质表示某胞外物质,丙物质表示乙细胞接受甲物质影响后大量分泌或释放的某种物质,下列依次对甲物质、乙细胞的例举,合理的是
A.抗原、浆细胞
B.抗利尿激素、垂体细胞
C.胰高血糖素、肌肉细胞
D.兴奋性递质、中间神经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