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选修)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沃森和克里克运用了建构模型的方法,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B.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运用类比推理,提出了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C. 格里菲思运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发现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
D. 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运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选修)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艾弗里及其同事为了探究S型肺炎双球菌中何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添加S型细菌DNA的培养基中只长S型菌落
B. 实验过程中应使用固体培养基培养R型细菌
C. 实验结论是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
D. 实验设计思路是将S型细菌的各种组分分离,单独地、直接地现察各自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选修)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2噬菌体中含32P的成分是磷脂分子和DNA分子
B. 采用搅拌和离心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C. 如果离心前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升高
D. 该实验结果说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选修)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对模型,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选修)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个被32P标记的DNA双链片段有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占碱基总数的20%,将其置于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DNA双链片段中含有胞嘧啶的数目是60个
B. 第三次复制过程需要240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 子代DNA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
D. 子代DNA中含32P与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选修)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所示的过程叫作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 乙图所示过程叫作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甲图中的模板
C. 甲图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
D. 甲图和乙图中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选修)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果蝇是遗传学实验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下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由图可知,基因是DNA上任意一个片段
B. 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C. 图中所示的各个基因是同时并由同一个细胞完成表达的
D. 基因与性状之间并非是简单的线性的关系,基因表达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选修)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由原始性母细胞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下列现象没有发生的是
A. 基因突变
B.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C. 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D.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选修)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二倍体动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的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B. 某动物在精子形成时,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可形成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
C. 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内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不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D. 某二倍体正常分裂的细胞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选修)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假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假说的主要内容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B. 正交和反交实验的结果相同,验证了假说是成立的
C. 假说能解释F1自交出现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D. 根据假说推断,F1能产生数量比例为1:1的雌雄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