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与去掉浮色有关的正确叙述是
①去掉浮色的目的是使对比实验中对照实验成功;②用蒸馏水冲洗去掉浮色;③此实验也可用自来水去掉浮色;④去掉浮色是指去掉已交换吸附在根细胞膜表面的亚甲基篮阳离子;⑤去掉浮色是指去掉未交换吸附但悬浮在根表面的亚甲基篮阳离子;⑥不能用自来水去掉浮色。是因为自来水不能将浮色冲洗掉
A.①②⑤⑥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不同,但均适合某种细菌生长。现从甲中取少量处于对数期的细菌,接种到乙中。则在接种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内,细菌在乙中的状况与原先在甲中的状况相比,不会改变的是( )
A.组成酶种类 B.诱导酶种类 C.mRNA种类 D.细胞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甲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细胞在胚胎发育早期进行分裂时DNA 量变化如图乙所示
B.图甲中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
C.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D.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豇豆具有抵抗多种害虫的根本原因是体内具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基因)。科学家将其转移到水稻体内后,却发现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CpTI蛋白质的积累量不足。经过在体外对CpTI基因进行了修饰后,CpTI蛋白质在水稻中的积累量就得到了提高。修饰和表达过程如图所示: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CpTI基因是该基因工程中的 基因。
“信号肽”序列及“内质网滞留信号”序列的基本
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在①过程中,首先要
用 切开,暴露出黏性末端,
再用 连接。
(2)在该基因工程中,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分别
是: 、 。
(3)检测修饰后的CpTI基因是否表达的最好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干扰素是人或动物细胞受到病原微生物的诱导刺激后产生的蛋白质,它作用于邻近的细胞,能使之产生一类能干扰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复制,使自身免受伤害的蛋白质。干扰素不具有特异性,能用于病毒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的治疗。干扰素过去只能从人的血液中提取,每30万毫升人血才能提取1毫克,因而价格十分昂贵。科学家们把能产生干扰素的基因用特殊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将其剪下,插到适当的载体上,再将这种重组体导人大肠杆菌或酵母菌,进行培养后就可以获得大量与人细胞所产生的一样的干扰素。利用这种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干扰素,每千克微生物培养物可得到20~40 mg。价格可望下降到只有原来的 1/150。如下图所示:
据以上叙述,结合你学过的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干扰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干扰素不能直接对病原微生物起到作用
B.由于干扰素不具有特异性,故能治疗所有恶性肿瘤
C.产生干扰素的细胞是被病原微生物侵过的细胞
D.人及其他动物能产生干扰素来保护邻近细胞的事实说明了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文中所指的“载体”名称是 ,由 提供。
(3)医学上干扰素一般制成 (针剂、口服的药丸),保存的条件是 ,其理由是
(4)知道了干扰素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也可以人工合成干扰素基因,简述其合成原理
。
(5)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是基因工程最早的突破口和最常用的实验材料,这是因为:
①大肠杆菌结构 ,容易从体内取出和导入。
②大肠杆菌繁殖 ,产量大,成本低。
(6)图中的大肠杆菌b不同于大肠杆菌a,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类型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人类在生产活动中,要避免大自然的惩罚,应具有的观点和正确做法是( )
①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法制观念 ②只有讲究生态效益,才能有稳定的经济效益
③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④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⑤保护并大量发展对人类有利的物种,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
⑥保护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禁止采伐树木 ⑦要保护池塘生态系统,应禁止捕鱼
⑧加强动物资源保护,首先要禁止任意捕杀动物,再就是要保护好动物生活所需要的自
然环境 ⑨进行自然保护的惟一手段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⑩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有效手段
A.①③④⑤⑦ B.①②④⑧⑩ C.①⑤⑥⑦⑨ D.①②⑤⑦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血友病基因为隐性,且位于X染色体上,正常遗传时,下列情况中不会发生的是
A.患血友病的父亲,把此基因传给女儿 B.携带血友病基因的母亲把此基因传给她的女儿
C.携带血友病基因的母亲把此基因传给她的儿子 D.患血友病的父亲把此基因传给他的儿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