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3072  143080  143086  143090  143096  143098  143102  143108  143110  143116  143122  143126  143128  143132  143138  143140  143146  143150  143152  143156  143158  143162  143164  143166  143167  143168  143170  143171  143172  143174  143176  143180  143182  143186  143188  143192  143198  143200  143206  143210  143212  143216  143222  143228  143230  143236  143240  143242  143248  143252  143258  143266  170175 

科目: 来源:2017届陕西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一个不含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共含有m个碱基,其中有a个胸腺嘧啶)放在含有32P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到如图I、Ⅱ两种类型的DNA(虚线表示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结果预测与分析,正确的是

A. DNA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有I、Ⅱ两种类型,比例为1:3

B. DNA复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时,其上的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C. 复制n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2n-1)

D. 复制n次形成的放射性脱氧核苷酸单链为2n+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陕西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可以判断

A.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Ⅰ-1的基因型为XAXa,Ⅰ-2的基因型为XaY

C. 如该病为隐性遗传病,Ⅰ-1为杂合子

D. 如该病为显性遗传病,Ⅰ-2为杂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陕西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迄今已经发现的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变异性强,最容易感染人并引发严重症状,H7N9正属于此类。H与N主要描绘的是病毒表面一些特性的突起。其中“H”是血凝素的英文首字母,“N”是神经氨酸酶的英文首字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型流感病毒具有高变异性,这与它的遗传物质有关

B. 侵染到人体内的H7N9,能利用人体细胞内的化学成分合成“H”和“N”

C. H7N9侵入人体后能引发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D. 用H7N9治愈者的血清治疗H7N9患者,在患者体内会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陕西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B.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C. 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 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陕西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科研小组为了研究不同水位调控对水稻进光合速率的影响,设置了四组实验,其中一组为深造条件适宜的对照组,另外三组分别作干旱处理、受涝处理和受渍(涝是雨后农田积水,超过农作物耐淹力而形成;渍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导致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处理,并测定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问题:

组别

净光合速率(μmol• m-2 • s -1 )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对照组

13.26

14.89

22.39

13.48

12.22

9.78

干旱组

15.43

16.78

25.43

15.74

13.98

10.86

受涝组

12.55

13.22

19.47

13.01

12.78

7.23

受渍组

11.36

12.67

18.69

12.24

12.03

6.44

(1)光反应的产物在暗反应中用于____________,在水稻叶肉细胞中,能产生水并伴随着ATP合成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2)分析表格数据,不同的处理组在12:00~14:00时间段内光合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16:00~18:00时间段内,伴随着光合速率的下降,叶肉细胞内C3的含量将____________。

(3)由表中数据可知,栽培水稻时应避免___________,水稻栽培时往往在抽穗开花期进行受旱处理,试分析表格数据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陕西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请回答相关问题:

(1)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机体产热增加。该过程是通过______调节来实现的,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加速体内物质的_________的功能。若要设计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所具有的这一功能,常用测验指标是__________。

(2)下丘脑和垂体功能衰退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_(填“分级”或“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属于______(填“分级”或“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看出,抗体A和________(填物质名称)对甲状腺起相同的生理作用, 但前者_______(填“会”或“不会”)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抗体A的分泌。

(4)从图中可看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_____________及细胞Y的_____________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陕西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从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并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了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知野生型青蒿为二倍体,茎秆中白色(Y)对紫色(y)为显性,叶片中稀裂叶(R)对分裂叶(r)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分析回答问题:

(1)通过一定的处理让野生型青蒿成为三倍体植株,该三倍体青蒿_________________(填“可育”或“髙度不育”),这种三倍体青蒿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2)用X射线照射分裂叶青蒿以后,r基因中一小段碱基序列发生变化,使分裂叶转变为稀裂叶,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用白秆分裂叶植株与紫秆稀裂叶植株杂交,F1均表现为白秆稀裂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4)染色体变异可导致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整体缺失,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染色体缺失的植株可以存活,两条都缺失的植株不能存活.现有基因型为YyOR的植株(“O”代表该染色体缺失,下同)与基因型为yyOr的植株杂交,子一代中y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子一代存活植株中紫秆稀裂叶的比例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陕西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每年输入生产者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在生产者体内,其余能量的去向_______________。

(2)X1过程表示____________,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所含有机物的能量属于_____(用图中字母作答)。

(3)图中_____________过程表示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用图中字母作答)。

(4)调查初级消费者中的某一个种群,若初次捕获60只已经标记,再次捕获20只中有标记的4只,且每只个体平均体重4kg,则生产者最少应有__________才能维持该种群的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陕西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淀粉分解菌是能分解淀粉的一类微生物,在自然条件下,淀粉分解菌和其他各种细菌混杂生活在土壤中。某实验小组利用培养基将土壤中的淀粉分解菌筛选出来,回答下列问题:

(1)将土壤中的淀粉分解菌筛选出来的培养基应添加_______作为唯一的碳源,此外还需要添加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

(2)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微生物的接种和计数,该实验小组将样液分别稀释了10倍、 102 倍、103 倍、104 倍,然后将102 倍、103 倍、104 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在不同的平板上,涂布多个稀释倍数的稀释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有三个平板均涂布了稀释倍数为103 倍的稀释液1 mL,分别形成了 68、70和72个菌落,则原样液体中每毫升含有淀粉分解菌_______个,该方法测量值一般比实际值_______。

(3)涂布一段时间后,待长出菌落后可向培养基中滴入_______,挑取有明显淀粉分解圈的单菌落,一般来说,淀粉分解圈越大,则淀粉分解菌分解淀粉的能力越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陕西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干扰素是抗病毒的特效药,干扰素基因缺失的个体,免疫力严重下降,科学家设计了以下流程,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干扰素基因缺失的患者进行基因治疗,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图中相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上图中进行的是_________(填“体内”或“体外”)基因治疗,该过程中利用的生物工程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转基因技术和 _____________等。

(2)ES细胞是由早期胚胎或_____________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 具有_____________性,可以将其培养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

(3)步骤③中,需要构建含有干扰素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该结构除了复制原点外,至少包含_________________和干扰素基因等;为检测干扰素基因是否表达,可以采用 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4)为了快速获得更多的目的基因常常采用________技术进行扩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