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3123  143131  143137  143141  143147  143149  143153  143159  143161  143167  143173  143177  143179  143183  143189  143191  143197  143201  143203  143207  143209  143213  143215  143217  143218  143219  143221  143222  143223  143225  143227  143231  143233  143237  143239  143243  143249  143251  143257  143261  143263  143267  143273  143279  143281  143287  143291  143293  143299  143303  143309  143317  170175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期内,发现茎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和茎段生长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

A. 茎的伸长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与乙烯无关

B. 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C. 茎段中乙烯含量增高,会增强生长素的促进作用

D. 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各类生命活动

B.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C.适量赤霉素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

D.乙烯利在番茄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激素调节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顶芽的幼嫩细胞可利用苏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

B.果实发育过程中仅生长素发挥重要作用,而促进果实成熟的主要是乙烯

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生理状态相同的插条,生根数可能相同

D.休眠的种子经脱落酸溶液处理后,种子的休眠期将会被打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某种植物的胚轴切段若干浸入蒸馏水中1h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NAA的溶液中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中数据表明NAA对切段生长的促进作用具有两重性

B. 浓度为0.1mg/L时的两次实验数据偏差较大,应重做浓度为0.1mg/L的促生长实验

C. 切段在蒸馏水中浸泡1h的目的是排除内源激素的影响

D.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可合成NA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赤霉素(GA)调节生长素水平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赤霉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效应是通过调节生长素水平完成的

B. 植物体内多种激素并存,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

C. 赤霉素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生长素合成的特点

D. 赤霉素可抑制IAA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样方法是生态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调查方法。以下关于样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样方法调查森林乔木丰富度时应对各样方数据求平均值

B.蚜虫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C.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应在植物生长密集处取样

D.调查蝗虫幼虫种群密度应根据地段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农作物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B.研究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不宜采用标志重捕法

C.各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属于种群水平的研究问题

D.草地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的种群属于群落水平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种群的增长曲线均为“S”型曲线

B. t2~t3时间段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 t5时种群密度对乙种群的制约作用大于t4时

D. 甲种群数量最大的时刻为t2,乙种群为t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如图),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该试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4支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B. 4支试管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

C. 试管III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II不同

D. 试管IV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II内的开始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