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受精完成的标志是( )
A. 卵细胞膜和透明带间出现两个极体 B. 精卵相遇,发生顶体反应
C. 精子接触透明带 D. 雌、雄原核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胚胎工程的操作对象不包括的是( )。
A.成体干细胞 B.精子、卵子
C.受精卵 D.早期胚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的发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1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直接产生4个精子
B. 精子的头部主要含细胞核,中心体发育为它的顶体
C. 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是在胎儿时期完成的
D. 卵子的成熟部位和受精部位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对于精子形成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精细胞中的细胞核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
B.高尔基体发育为头部的顶体
C.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
D.细胞内的其他物质浓缩为球体,叫做原生质滴,原生质滴中存在中心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次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完成于( )。
A.排卵前,在卵巢内 B.受精前,在输卵管内
C.排卵后,在腹腔内 D.受精时,在输卵管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 )
①顶体反应
②透明带反应
③卵细胞膜反应
④精子穿越放射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超数排卵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口服促性腺激素
B.注射促性腺激素
C.口服或注射促性腺激素
D.以上方法均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是在初情期
B. 排卵是指排出成熟的卵泡
C. 排卵实质上是排出初级卵母细胞
D. 正常情况下,一个卵泡只能形成一个成熟的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面是口蹄疫疫苗生产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首先从口蹄疫病毒中提取部分合成病毒蛋白的RNA,而不是用口蹄疫病毒的全部RNA,原因是合成病毒蛋白的RNA控制合成的病毒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特性,又不会使动物致病。以合成病毒蛋白的RNA产生病毒蛋白的DNA,需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所需要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_。基因表达载体除目的基因外,还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导入大肠杆菌前需先将大肠杆菌处理为________细胞。
(4)为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常常要借助载体上________的表达,更准确的方法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________作探针与基因组DNA杂交。最后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了病毒蛋白质,利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据图回答:
(1)①过程是____________,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2)②过程的发生需要进行________,通常利用显微操作、离心、振动、电刺激等________法,而化学法常用________作诱导剂。
(3)原生质体融合的关键是_____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
(4)融合后的原生质体会生出细胞壁,新细胞壁的产生与细胞内________(细胞器)有关。
(5)③ ④ 过程是一个________和________的过程,该过程中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