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3549  143557  143563  143567  143573  143575  143579  143585  143587  143593  143599  143603  143605  143609  143615  143617  143623  143627  143629  143633  143635  143639  143641  143643  143644  143645  143647  143648  143649  143651  143653  143657  143659  143663  143665  143669  143675  143677  143683  143687  143689  143693  143699  143705  143707  143713  143717  143719  143725  143729  143735  143743  170175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五市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概念模型

B. 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一定是磷脂双分子层

C. 生物膜上蛋白质可以运动而磷脂分子不能运动

D. 生物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而不能进行信息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五市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不充分会增强上清液的放射性

B. 提取光合色素时未加碳酸钙,最终将看不到色素带

C. 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后,未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不含还原糖

D. 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试验中都需要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五市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基因型为AABb生物(2n=4)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

B. 图甲所示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 图乙中①和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A、a一定是基因突变造成的

D. 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量之比为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五市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皮肤瘙痒的感觉与一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有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痒觉和痛觉的形成都属于人体的条件反射

B. 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降低,动作电位的峰值将减小或不出现动作电位

C. 当神经递质进入受体细胞后,会引起后者兴奋或抑制

D. 神经递质、激素、抗体等细胞间信息分子发挥完作用后会被灭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五市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酶,该酶作用于肝脏所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其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从而改善缺氧;另一方面又反馈性地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

B.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C. 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增加可以增加携氧能力,改善缺氧

D. 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五市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腐生细菌和真菌占据了多个营养级

B. 如果树同化的能量为100KJ,则蛇至少能获得1KJ能量

C. 图中所示生态系统的结构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 在此生态系统中,主要成分是腐生细菌、真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五市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甲表示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图乙表示该豆科植物叶肉细胞中C3的相对含量在夏季某天24h内(有一段时间乌云遮蔽)的变化趋势。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在12~24h期间,萌发种子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

(2)图甲中,第48h后,萌发的种子O2吸收速率超过CO2释放速率。其原因是细胞呼吸的底物中可能还有__________等物质。

(3)图乙中,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区间是曲线___________段所对应的时间,乌云消失的时间可能是曲线上________点对应的时刻。与F点相比,G点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较_______(选填“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五市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回答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问题:

(1)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内的电位是_________(填“正”“负”或“零”)电位。

(2)若在甲图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a与b之间会产生电流,其最先的方向是________(填a→b或b→a)在整个过程中指针偏转两次,再选取a和b的中间点刺激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还是单向传导。

(3)某科学家用蛙的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如乙图),从而测量出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刺激1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3×10-3s,刺激2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2×10-3s,刺激点离肌肉中心距离分别为13 cm和10 cm。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是___________;若给予某种药物后,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最可能是由于该药物_______________。

神经递质的种类很多,作用效果有兴奋和抑制两个方面。例如甘氨酸(Gly)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作为神经递质。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________内的Gly释放出来,仅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Gly受体结合。当Gly与受体结合后,离子通道开启,使阴离子内流,则Gly属于______ (填“兴奋”或“抑制”)类神经递质,其中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y可通过_____________的方式进入细胞再被利用。以上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五市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某宠物是二倍体哺乳动物,其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A1基因存在时表现为黑色;A2和A3基因纯合时分别表现为灰色、棕色;A2和A3基因共存时表现为花斑色。毛形分直毛和卷毛两种,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用B、b表示),但显隐性未确定。据调查,黑色卷毛的该种个体更受人们欢迎,请回答相关问题。

(1)现选择两只黑色卷毛的雌雄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有6只个体,其中一只表现为花斑色直毛,则亲本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子一代中某黑色卷毛雌性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2)研究小组期望获得一只雄性个体,不管和其杂交的雌性个体性状如何,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黑色卷毛个体尽可能多,则该雄性个体的最佳基因型为_________。要确定第(1)题的子一代中某黑色卷毛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否符合上述要求,让其与多只棕色直毛雌性个体杂交,仅看_____(“毛色”或“毛形”)性状,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则该个体符合上述要求;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则该个体不符合上述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五市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甲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图乙是该系统中的碳循环模式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还缺少的生态系统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若浮游动物和鲢鱼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雌雄个体间,到了繁殖季节会经常进行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碳以__________的形式在A和D之间循环,以__________的形式在B、C、D之间流动。

(5)该池塘由于过度富营养化造成水体发绿发臭,生物大量死亡,经过治理后又慢慢恢复,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填“初生演替”或“次生演替”)。

(6)如果甲、乙、丙是经济性鱼类,丁是鱼塘中不慎混入的少量肉食性鱼,在人工养殖中,要及时清除鱼塘中的丁,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