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3594  143602  143608  143612  143618  143620  143624  143630  143632  143638  143644  143648  143650  143654  143660  143662  143668  143672  143674  143678  143680  143684  143686  143688  143689  143690  143692  143693  143694  143696  143698  143702  143704  143708  143710  143714  143720  143722  143728  143732  143734  143738  143744  143750  143752  143758  143762  143764  143770  143774  143780  143788  170175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鞍山市高三3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不一定”和“一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真核细胞中转录不一定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一定在细胞质中进行

B. 细胞膜上的受体不—定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一定需要信息分子

C. 叶肉细胞中O2的产生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H]的消耗不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

D. 变形虫、蚯蚓、蛔虫不一定都是消费者,它们的细胞呼吸方式一定均为有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鞍山市高三3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全面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

②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对于生物体是有积极意义的

③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坏死的结果

④细胞衰老表现为细胞核体积变小、色素含量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⑤细胞凋亡受遗传物质的严格控制,并且在凋亡的过程中存在基因表达

⑥细胞癌变主要是因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⑦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鞍山市高三3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细胞内叶绿体、线粒体形态分布实验均需保持细胞活性

②煮熟的鸡蛋清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③用无水乙醇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观察到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黄绿色、橙黄色、蓝绿色和黄色

④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DNA与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均用酒精配制解离液

⑤通过检测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否变黄,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⑥低温、秋水仙素均能抑制着实点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⑦调查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重复调查显示,以减小实验误差

⑧在验证DNA是噬菌体遗传物质的实验中,不能用15N代替32P标记噬菌体DNA

⑨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

⑩拍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见过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A. 二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鞍山市高三3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一个被32P标记的1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放在31P的培养液中经两次有丝分裂所形成的4个细胞中,每个细胞含32P标记的染色体个数可能是0、1、2,含有 标记细胞数为2、3、4

B. 在某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

C. 二倍体动物在细胞正常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D. 某二倍体正常分裂中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鞍山市高三3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研究杨树对干早的耐受性,进行了水分胁迫对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02浓度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图。(说明:水分胁迫指杭物水分散失超过水分吸收,使植物组织含水量下降,正常代谢失调的现象)请回答:

(1)水分胁迫下,杨树幼苗根细胞通过____________失水,导致其光饱和点_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2)处理2.75小时时,重度胁迫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

(3)在重度胁迫后期,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浓度升高。可能原因是:

①光合产物的____________变慢,导致细胞内光合产物积累。

②水分亏缺导致____________(结构)破坏,从而直接影响光反应。

(4)下图为在一定温度和最适光照强度下,测得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随环境中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相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当CO2浓度短时间内由b点上升到d点时,甲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内,C3的含量降低

B.当CO2吸收量为c时,植物甲与植物乙合成有机物的量多 

C.乙植物比甲植物对CO2浓度更敏感 

D.适当降低光照强度,d点将向左移动

(5)下图是探究光照强度对毛水草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图,将该装置至于不同光强下得到如下表实验数据(每格对应气体变化量是10μmol)

光强(μmol·m-2·s-1)

右侧刻度变化(格/h)

0

2

50

6

100

12

150

18

200

18

装置中水草的呼吸速率是____________μmolO2·s-1,分析表中数据,在光强100μmol·m-2·s-1时,装置中水草每小时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_______μmol。

(6)科学家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配方如下,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量少的离子是____________,植物缺少某种无机盐,会明显影响光合作用对红光的吸收,该离子是____________

离子

K+

Na+

Mg2+

Ca2+

NO3-

H2PO4-

SO42-

Zn2+

培养液浓度/mol·L

1

2

0.25

1

2

1

0.25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鞍山市高三3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菜碗豆夹果的革质膜性状有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无革质膜三种类型,为研究该性状的遗传(不考虑交叉互换),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一

亲本组合

F1

F2

大块革质膜品种(甲)×无革质膜品种(乙)

大块革质膜品种(丙)

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无革质膜=9:6:1

实验二

品种(丙)×品种(乙)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无革质膜=1:2:1

(1)根据实验一结果推测:革质膜性状受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定律,F2中小块革质膜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种。

(2)实验二的目的是验证实验一中F1(品种丙)产生的______________。

(3)已知某基因会影响革质基因的表达,若实验一多次杂交产生的F1中偶然出现了一株无革质膜的菜豌豆,其自交产生的F2中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无革质膜=9:6:49,推测F1中出现该表现型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若要验证该推测,将F1植株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成大量幼苗,待成熟期与表现型为无革质膜的正常植株杂交,若子代中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无革质膜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推测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鞍山市高三3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在非消化期,胰液几乎是不分泌或很少分泌的。进食开始后,胰液分泌即开始。所以,食物是使胰腺兴奋的自然因素。进食时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双重控制,但以体液调节为主。图1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1—5代表特定的结构或物质。图3是胰岛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6—9代表不同的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食物进入胃后,扩张胃体,通过反射,作用于胰腺,直接刺激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该反射为___________反射,其效应器是___________。图2中突触是由_________(写数字)组成的,与2中的神经递质的释放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2)图3中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调节血糖的两种激素表现为____________作用。若验证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作用,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对正常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葡萄糖和胰岛素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3)某些糖尿病患者是在感染了某病毒后患病的。分析可知:胰岛B细胞上的一些物质分子结构与病毒上的____________分子结构相似,在机体细胞免疫中产生的____________对胰岛B细胞进行攻击,致其受损进而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减少,此种糖尿病属于____________病。 

(4)图4中内环境主要有____________(写数字)。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若图4中血液的流动方向为10→8,则在饥饿时,8处的__________(激素)浓度大于10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鞍山市高三3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是 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

(2)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调查宜采用____________法;若多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型。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丙,该鼠种群数量增加,这将直接导致____________大量减少,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狼和兔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的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的含义为____________;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论哪种生物的种群,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鞍山市高三3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显微镜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________染色,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____________(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______________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从功能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一般选用___________法进行计数。

(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40℃、45℃温度下降解10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mg、1mg、6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________℃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________℃设计后续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鞍山市高三3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I、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已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十二年前,33岁的产妇朱女士利用试管婴儿技术,成功生下一个男孩。2016年3月,朱女士决定生育第二个孩子,医院找到当年为她冷冻的“胚胎”,经过检胎等程序,朱女士已成功怀孕12周。冷冻12年后复苏、植入,该“冻龄”宝宝将有望成为国内最“老”的宝宝。有意思的是,这个沉睡了12年的“冰宝宝”,跟自己11岁的亲哥哥其实是“同龄”。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由于女性的自然周期产生的卵子太少,医生在取卵前通常需要注射_____________激素,促使一次有更多的卵泡发育。试管婴儿技术采用了体外受精等技术,精子顶体内含有的_____________能协助精子穿过卵细胞的_____________,最终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

(2)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将冷冻的“胚胎”移入朱女士子宫内,使其继续发育,胚胎移植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睡了12年的“冰宝宝”跟自己11岁的亲哥哥其实是“同龄”。二者性别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II、2015年2月3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

(3)为了某些需要,需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鉴定。目前最有效最准确的方法是SRY—PCR法,操作的基本程序是:从被测的囊胚中取出几个____________(填“滋养层”或“内细胞团”)细胞,提取DNA为模板,然后用位于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即SRY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作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催化作用下进行PCR扩增;最后与SRY特异性探针出现阳性反应者,胚胎为 ____________性。

(4)三亲婴儿的培育技术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而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避免母亲的红绿色盲基因传递给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