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查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利用细胞工程培育了“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由D形成F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从本质上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若“白菜—甘蓝”杂种植株为四倍体,则该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______倍体。
(3)“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食用部分是叶,但叶又易受昆虫危害而影响产量,科学家又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带有抗虫基因的“白菜—甘蓝”植株,请你设计实验,检测此植株的抗虫基因是否表达。
①取昆虫幼虫放到带有抗虫基因的“白菜—甘蓝”植株甲上,再取等量生活状态基本一致的昆虫幼虫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株乙上。
②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情况。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甲植株的抗虫基因未得到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查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疫苗的生产和抗体的制备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代表的是____________,过程③构建A基因重组载体时,启动子和终止子是重新构建的,它们应该能被受体细胞的__________所识别,以便于其催化转录过程。
(2)上图为A基因的结构示意图,已知Ⅱ区的碱基数是2 000个,其中阴影区域碱基数是800个,空白区域中G和C的总数共有400个,则由该区域能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片段转录产生的mRNA中A和U总数是________个。
(3)在给小鼠皮下注射A蛋白时,要重复注射几次的目的是通过二次免疫,增加小鼠体内的______________数目。
(4)在将X进行扩大培养前,至少需要经过2次筛选,第一次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筛选出来,第二次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筛选出来。
(5)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__________来制备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核酸序列比较,或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与分离出的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查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技术处理。此工程是以体内受精过程和早期胚胎发育为理论基础的。哺乳动物精卵细胞发生上最大的区别是卵子在_________时期)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受精作用发生时精子首先发生___________,之后当第一个精子接触卵细胞膜时发生_________。受精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受精卵形成后,开始进行旺盛的有丝分裂。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肠胚,经组织器官分化,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个体。其中___________出现最早的分化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查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
(2)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查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据材料回答相关遗传问题。
材料一:下图表示蓖麻矮化的基因调控机制。
材料二:已知蓖麻的株高、叶形和花絮类型这三个性状分别受三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蓖麻正常两性株花序的上半部分为雌花,下半部分为雄花,雌株花序则只有雌花。科研人员用纯合高秆柳叶雌株和纯合矮秆掌状叶正常两性株蓖麻为亲本,进行了杂交实验,得到F2,性状表现如下。
(1)材料一 中的③过程形成双链RNA,导致基因表达的 _______过程中不能完成,最终得到矮秆植株。图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过程有_______(填序号)。
(2)材料二中控制所有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两个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F1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 。F2代高秆掌状叶正常两性株中杂合子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
(4)该杂交实验,在幼苗时期即可区分正常两性株和雌株,如幼苗叶型为_______,则为正常两性株。F2中和F1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比例为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二次质量调查(二模)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限制酶EcoRI、KpnI和二者的混合物分别降解一个1000bp(1bp即1个碱基对)的DNA分子,降解产物分别进行凝胶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降解产物分开,凝胶电泳结果如下图所示。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单位:bp)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二次质量调查(二模)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神经细胞通常有两种突起:树突和轴突,每个神经元有多个突起,但轴突却只有一个。中国科学工作者们发现了一种称为GSK的蛋白激酶在神经细胞中的分布规律:在未分化的神经元突起中,GSK的活性比较均匀;而在轴突中的活性比树突中的要低。如果这个分子活性太高,神经元会没有轴突;如果太低,则会促进树突变成轴突。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神经冲动的有序传导与GSK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关
B. 提高GSK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利于突触的形成和信息的传递
C. 若能将某些功能重复的树突变为轴突,将有助于治疗神经损伤
D. 如果用药物改变GSK的活性,可以使一个神经细胞形成多个轴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二次质量调查(二模)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甲图中的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B. 若甲图中④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则④可用无水乙醇提取
C. 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
D. 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二次质量调查(二模)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其他条件均为最适宜情况下探究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的相关实验结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一(乳糖浓度为10%) | 实验二(酶浓度为2%) | ||
酶浓度 | 相对反应速率 | 乳糖浓度 | 相对反应速率 |
0 | 0 | 0 | 0 |
1% | 25 | 5% | 25 |
2% | 50 | 10% | 50 |
4% | 100 | 20% | 65 |
5% | 200 | 30% | 65 |
A. 实验一若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增大
B. 实验二若继续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会增大
C. 实验二若将反应温度提高5℃,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
D. 实验一的自变量是酶浓度,实验二的自变量是乳糖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二次质量调查(二模)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1是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a4
B. 能量散失a3不能再被生物同化利用
C. a1、a2、a3、a6中的能量都以稳定化学能的形式存在
D. 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a6÷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