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5213  145221  145227  145231  145237  145239  145243  145249  145251  145257  145263  145267  145269  145273  145279  145281  145287  145291  145293  145297  145299  145303  145305  145307  145308  145309  145311  145312  145313  145315  145317  145321  145323  145327  145329  145333  145339  145341  145347  145351  145353  145357  145363  145369  145371  145377  145381  145383  145389  145393  145399  145407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关于实验的问题。

(1)在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斐林试剂使用时,是否需要现配现用?_______(填“是”或“否”),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_______,该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一定要先加入___________溶液,摇匀后再滴入_________溶液。

(2)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实验中,用到的健那绿,是一种活细胞染色剂。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_________,教材中选择_________细胞作为观察线粒体的材料。

(3)细胞核中染色质是一种能被_________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填序号)

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

②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

③大豆种子中蛋白质的鉴定

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⑤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膜的制备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____________,实验中需要水浴加热的有____________,在做生物学观察类实验时,有的需要染色或反应后显色来观察,有的不需要染色就可直接观察即原色观察,上述实验中属于原色观察的是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其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黑色(A)对浅色(a)是显性,1870年以来,S基因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年份

1870

1900

1930

1960

1990

A基因频率(%)

10

50

65

50

12

A. 1870年,种群中浅色个体的比例为90%

B. 从1900年至1960年,该物种始终没有进化

C. 到1990年,该桦尺蠖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

D. 自然选择导致A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

①携带遗传信息 

②能转运氨基酸 

③能与核糖体结合

④能转录产生RNA 

⑤每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 

⑥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对通过不同微生物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分析,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在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前,往往要先用配制的培养基培养发酵菌,培养基除提供主要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____,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_______________

(2)腐乳制作的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______________→加卤汤装瓶→______________。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______________左右。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

(4)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过程:配制溶液→制备___________→制备样品处理液→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

B. 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筛选后,还需进一步鉴定

C. 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消耗的纤维素进行定量的测定

D.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低倍镜(×10)观察到根尖约64个细胞。现要选择观察的目标位于视野左下方,则有关显微镜高倍镜(×40)操作的说法或操作,错误的是

A. 换用高倍物镜前,先向左下方移动装片使目标至视野中央,再转换为高倍镜

B. 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模糊,调节细准焦螺旋;若视野变暗,换用凹面镜

C. 换用高倍物镜后,发现显微镜中的观察目标图像变大,视野更亮

D. 换用高倍物镜后,可能只观察到4个左右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完善实验步骤、回答问题。用真空渗水法验证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实验原理:用仪器使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全部逸出,细胞间隙充满了水而使浮力减

小,叶片沉入水底。由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在细胞间积累,浮力增大,叶片又会由原来的下沉状态而重新上浮。根据单位时间内叶圆片上浮的数量来推测光合作用的速率。

(2)材料用具和叶圆片制备方法:(略)

(3)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5只烧杯,1号烧杯中加入30mL蒸馏水,2-5号烧杯中分别加入30mL浓度为0.5%、

1%、1.5%和2%的NaHCO3溶液;

步骤二:每只烧杯中分别放入15片完全摊开的叶圆片,

步骤三:将1-5号烧杯等距离置于100W的白炽灯光源下,开启电源后立即开始计时,观察并记录5min每个烧杯中叶圆片上浮数量,取重复小组的平均值。实验室室温25。步骤二中

步骤三中取重复小组的平均值的目的是

(4)实验结果:

不同浓度NaHCO3条件下叶圆片上浮的数量(5min)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上浮数量的平均值

0.00

9.12

10.33

13.51

14.05

(5)结果分析:

1号烧杯中没有叶圆片上浮,原因是

叶圆片上浮是因为叶肉细胞 (细胞器)中进行的代谢活动比 (细胞器)中旺盛。

有一组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发现上浮的叶圆片会缓缓下沉。你认为合理的解释是:

还有一组学生在做完本实验后还想知道关闭电源后,继续保持其他的条件不变,叶圆片会不会再下沉?你认为 (填“会”或者“不会”),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以该植物为食的甲、乙两种昆虫和以乙昆虫为食的蜘蛛。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来食该填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种昆虫之间构成竞争关系

B. 影响甲、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类型只是化学信息

C. 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利用了物理信息

D. 物质X的作用是可调节该生态系统中各成分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指东再高于加品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l)植物体的不同部位激素的种类和含量往往存在较大差别,例如在顶芽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较高,茎中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较高,由此可推测,生长素和赤霉素主要通过促进细胞的__________来促进生长,细胞分裂素主要通过促进细胞____________来促进生长。

(2)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又会抑制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为验证这一实验结论,请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材料:植物的根尖若干、蒸馏水、生长素溶液等。

实验步骤:

①配制一系列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

②将________的根尖平均分组,分别置于含有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培养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③一段时间后,检测并记录各组培养液中的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的乙稀含量也越高。

(3)请根据该实验结论解释平放的树苗根向重力弯曲生长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机体内环境遭到破坏的因素可能是(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要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人的成熟红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蛙的红细胞、鸡肝研磨液等生物材料及相关用具,请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并分析有关问题。

(1)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上述材料中的________做实验。选用该材料的原因是它________________。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_______中,由于________________

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膜的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对上述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

(4)生物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请根据以下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膜的选择透过性。

材料:红玫瑰、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蒸馏水、培养皿、量筒。

实验步骤:

取适量的玫瑰花瓣,________________,分别加入培养皿中;

A组加入________________,B组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