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5235  145243  145249  145253  145259  145261  145265  145271  145273  145279  145285  145289  145291  145295  145301  145303  145309  145313  145315  145319  145321  145325  145327  145329  145330  145331  145333  145334  145335  145337  145339  145343  145345  145349  145351  145355  145361  145363  145369  145373  145375  145379  145385  145391  145393  145399  145403  145405  145411  145415  145421  145429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有甲、乙、丙、丁四瓶失去标签的样品,它们是清水、5%淀粉溶液、淀粉酶溶液、蛋白酶溶液。某同学用三氯乙酸(能使蛋白质变性)和碘液鉴别样品,实验方法和现象见下表。据此判断样品甲、乙、丙、丁依次是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四种样品各取1mL,分别滴加碘液34滴后观察

不变蓝

不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四种样品各取1mL,分别滴加三氯乙酸34

滴后观察

浑浊

无变化

浑浊

无变化

再取丙、丁样品各1mL混合,37℃保温10min,加碘液34滴后观察

不变蓝

A. 清水、淀粉、蛋白酶、淀粉酶

B. 淀粉酶、清水、蛋白酶、淀粉

C. 淀粉酶、蛋白酶、清水、淀粉

D. 蛋白酶、清水、淀粉酶、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人认为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为探究其化学成分,某课题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且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请补充完善实验。

实验步骤:

(1)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

(2)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编号为A、B。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若A出现砖红色沉淀,B出现紫色

①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为某同学进行的有关酶的实验,基本过程如下表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试管

1

2

3

4

1%淀粉溶液

3mL

3mL

2%蔗糖溶液

3mL

3mL

新鲜唾液

1mL

1mL

蔗糖酶溶液

1mL

1mL

本尼迪特试剂

2mL

2mL

2mL

2mL

实验结果

A. 四只试管都需要在371恒温水浴中保温

B. 1号试管与2号对照时自变量是底物,与3号对照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

C. 出现红黄色的试管是1号和3

D. 若要缩短实验时间,可将唾液或蔗糖酶的量增加到2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自然界中桦尺蠖蛾有灰色和黑色两种类型。当树干和岩石呈现深暗颜色时,绝大多数为黑色桦尺蠖蛾,在灰色环境中,绝大多数为灰色桦尺蠖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灰色桦尺蠖蛾和黑色桦尺蠖蛾是两个不同物种

B. 不同的环境条件中,灰色基因和黑色基因的频率不同

C. 灰色桦尺蠖蛾全部基因的总和称为基因库

D. 在深暗的环境中,大多数灰色的桦尺蠖蛾突变成了黑色桦尺蠖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通过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改造Rubisco酶基因,提高了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aco酶对C02的亲和力,从而显著提高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PCR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对合成________;扩增过程需要加入_______酶。

(2)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其作用是_______。目的基因能在不同生物体内正常表达原来的蛋白质质,说明整个生物界_________。PCR定点突变技术属于__________的范畴。

(3)可利用定点突变的DN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______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植物细胞,还需用到植物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技术,才能最终获得转基因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薇甘菊是珠三角危害最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他们选取未被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且以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群落

A

B

C

D

植物种类

150

121

69

0

有机碳储量(吨/公顷)

植被

56.2

50.9

43.5

0

凋落物

2.0

3.5

5.4

0

土壤

161.9

143.2

117.7

86.1

总计

220.1

197.6

166.6

86.1

(1)研究人员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各群落的植物种类,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表中数值应是植物种类__________

(2)调查结果显示随薇甘菊入侵强度增大,群落中植物的丰富度的变化是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3)薇甘菊入侵使植被凋落程度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_________(“升高”、“降低”、“不变”),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4)调查研究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

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A. ①② B. ①⑤ C. ③④ D. 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具有花色(紫色、白色)和花的位置(顶生、腋生)两对相对性状,其中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另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3对基因独立遗传。取一紫色顶生花雌株与一白色腋生花雄株进行杂交,F1的雄株全为紫色顶生花,雌株全为白色顶生花。F1雌雄植株相互杂交,得到F2。对F2中雄株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共有雄株960株,其中紫色顶生花270株,紫色腋生花210株,白色顶生花270株,白色腋生花210株。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两对等位菽因控制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

(2)在花色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对应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3)F2中紫色顶生花雌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种,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若让F2紫色顶生花雄株测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野生植物的高杆(A)对矮杆(a)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显性。现用高杆抗病的(甲)植株与矮杆易感病的(乙)植株作亲本杂交得F1,让F1与乙进行回交,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回交组合

回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组合

父本

母本

高抗

高感

矮抗

矮感

F1

1

2

2

2

F1

1

1

1

1

A. 由题中信息可知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B. 仅根据题中信息无法判断这两对基因是否位于常染色体上

C. 回交组合一和组合二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花粉有50%不能参与受精

D. 若让F1植株随机交配,则理论上F2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为高抗:高感:矮抗:矮感=9:3: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加拉帕戈斯群岛有海洋鬣鳞蜥和陆生鬣鳞蜊。他们的祖先均来自南美大陆离群的陆生鬣鳞蜥。与陆生鬣鳞蜥相比,海洋鬣鳞蜥的足有部分足蹼,眼睛上方有分泌盐分的腺,能适应低温潜入海底以海藻为食。根据材料回答第19—20题:

1下表为陆生鬣鳞蜥三个群体间某基因片段的差异率。

群体间

群体1与群体2

群体2与群体3

群体1与群体3

某基因片段差异率

15.1%

16.2%

15.3%

由表可知,这三个群体表现出

A. 物种多样性 B. 遗传多样性 C.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以上三项都是

2下列关于鬣鳞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长期定向的自然选择可改变陆生鬣鳞蜥种群的雄因频率

B. 海洋环境能定向诱导海洋鬣鳞蜥发生适应环境的莶因突变

C.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陆生鬣鱗蜥与海洋鬣鳞蜥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D. 海洋鬣鱗蜥演变过程中不同个体的某因可通过重组整合到一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