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种群说法错误的是( )。
A. 自然界中四大家鱼在水域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B. 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都形成森林
C. 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上下波动
D. 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采用某品种的黄色皮毛和黑色皮毛小鼠进行杂交实验。第一组:黄鼠×黑鼠→黄鼠2378:黑鼠2398;第二组:黄鼠×黄鼠→黄鼠2396:黑鼠1235。多次重复发现,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请分析回答问题:
(1)根据题意和第二组杂交实验分析可知:黄色皮毛对黑色皮毛为____________性,遵循___________定律。
(2)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组少1/4左右,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品种中黄色皮毛小鼠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稳定遗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激素共同调节其生命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赤霉素引起植株增高的原因主要是促进了细胞的伸长
B. 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在对细胞分裂的作用上相互拮抗
C.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且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D.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气”即乙烯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色氨酸合成生长素可发生在幼嫩细胞的核糖体上
B.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C. 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可使其生长素的分布发生变化
D. 生长素可以为细胞的伸长生长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果皮色泽是柑橘果实外观的主要性状之一。为探明柑橘果皮色泽的遗传特点,科研人员利用果皮颜色为黄色、红色和橙色的三个品种进行杂交实验,并对子代果皮颜色进行了调查测定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甲:黄色×黄色→黄色
实验乙:橙色×橙色→橙色∶黄色=3∶1
实验丙: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2∶1
实验丁: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4∶1
请分析并回答:
(1)上述柑橘的果皮色泽遗传受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
(2)根据杂交组合________可以判断出________色是隐性状性。
(3)若柑橘的果皮色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实验丙中亲代红色柑橘的基因型是________,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亲代所用橙色柑橘的基因型相同,则实验中亲代和子代橙色柑橘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乌鱼具有营养和药用价值。为了研究环境因素对乌鱼塘中生物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了该池塘中的5种不同生物,并进行食物种类分析,结果如下表。
食物 天敌 | 乌鱼 | 河蚌 | 泥鳅 | 水蚤 |
泥鳅 | √ | |||
水蚤 | √ | |||
小球藻 | √ | √ | √ |
①根据上表分析,水蚤和泥鳅的关系是__________。调查池塘中乌鱼的种群密度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在池塘空地种植农作物,可利用信息素防治有害昆虫,则信息素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信息。
②在该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内,C元素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的。在整个生长季节,流经各部分能量数值(单位:kJ)如下表。
太阳能 | 光合效率 | 能量传递效率 | 水蚤 | 河蚌 |
1010 | 1% | 10% | 106 | 106 |
乌鱼能从鱼塘获取__________kJ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 污染的湖泊,鱼类大量死亡,腐生细菌增多,进一步加重污染,这种调节是负反馈调节
C. 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D.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调查废水污染对农田土壤小动物类群的影响,在距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 | 0.1 | 0.5 | 1.0 | 2.0 | 4.0 |
动物种群数(种/m3) | 20 | 23 | 37 | 50 | 58 |
动物个体总数(个/m3) | 365 | 665 | 750 | 1983 | 2490 |
A. 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很强,一般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丰富度
B. 土壤污染物浓度与动物类群数的丰富度呈负相关
C. 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中仍有一些土壤动物,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
D. 水污染会降低土壤动物种群数和个体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演替阶段 | 群落类型 | 植物种类数/种 | ||
草本植物 | 灌木 | 乔木 | ||
1 | 草丛 | 34 | 0 | 0 |
2 | 针叶林 | 52 | 12 | 1 |
3 | 针、阔叶混交林 | 67 | 24 | 17 |
4 | 常绿阔叶林 | 106 | 31 | 16 |
A. 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 与针叶林相比,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丰富度低
C. 该地能恢复到第四阶段说明人类活动未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 常绿阔叶林得以恢复的原因与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等的保留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_____(填“一个”或“两个”)种群。
(2)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营养结构。在食物链中,兔子位于第______________营养级。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的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的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实验重复3次).若丙组平均时间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_____(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