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人体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B. 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都以反馈调节为基础,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C. 稳态的实质是其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D.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选项中,前项为生物组织,中项为鉴定所用的化学试剂,后项为反应结果所产生的颜色,其中错误的是
A.黄豆——双缩脲试剂——紫色B.花生种子——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C.卵清蛋白——苏丹Ⅳ染液——红色D.鸭梨——斐林试剂——砖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菌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
B. 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
C. 琼脂是细菌生长和繁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
D.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不都是尿素分解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衰老的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会降低
B.细胞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属于细胞凋亡
D.细胞分化会使细胞周期变长、代谢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列实验中,试管内容物一定变成蓝色的是( )。
试管号 | 试管内容物 | 条件 | 检验 |
1 | 2 mL浆糊+2 mL纯唾液 | 37 ℃ 10 min | 3滴碘液 |
2 | 2 mL浆糊+2 mL清水 | 37 ℃ 10 min | 3滴碘液 |
3 | 2 mL浆糊+2 mL稀释10倍唾液 | 37 ℃ 10 min | 3滴碘液 |
4 | 2 mL浆糊+2 mL纯唾液 | 0 ℃ 10 min | 3滴碘液 |
5 | 2 mL浆糊+2 mL纯唾液+2滴浓HCl | 37 ℃ 10 min | 3滴碘液 |
A.1、2、3B.2、3、4
C.3、4、5D.2、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成分 | 牛肉膏 | 葡萄糖 | K2HPO4 | 伊红 | 美蓝 | 青霉素 | 琼脂 | 蒸馏水 |
含量 | 10g | 10g | 2g | 0.4g | 0.065g | 1万单位 | 适量 | 1000mL |
A. 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抗青霉素的基因一定在拟核上
B. 此培养基只起鉴别作用
C. 此培养基可以用来检测自来水中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
D. 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叶色变异是由体细胞突变引起的芽变现象。红叶杨由绿叶杨芽变后选育形成,其叶绿体基粒类囊体减少,光合速率减小,液泡中花青素含量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通过“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的实验比较两种杨树叶光合速率
B.可通过“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比较两种杨树叶细胞中花青素的相对含量
C.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两种杨树叶绿体基粒类囊体的差异
D.可依据细胞的全能性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培育红叶杨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细菌都属于次级生产者
B.海洋面积虽然比陆地大一倍,但其次级生产量却只有陆地的一半
C.初级生产量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或所固定的能量,其单位是g/m2或J/m2
D.通过动物生物量的计算,可以推测各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对重要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黑藻在高中生物教材实验中有很多用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只有选择黑藻的幼嫩叶片才能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B.成熟黑藻叶片一般不能用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C.黑藻叶片可以作为“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材料
D.用黑藻叶片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有利于观察实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胰岛素和胰蛋白酶的功能不同的原因是参与二者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不同
B.线粒体的外膜和内膜属于生物膜系统,但嵴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C.矿工患硅肺的原因是硅尘破坏吞噬细胞溶酶体膜,导致水解酶释放致使肺的功能受损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中心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