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生物兴趣小组选用野生纯合子家兔,进行下图所示杂交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
A.家兔的体色是由一对基因决定的
B.控制家兔体色的基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C.F2灰色家兔中基因型有3种
D.F2表现型为白色的家兔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 )
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 D.走向两极的均为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人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所需ATP
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植物组织细胞无氧呼吸产物都为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切除下丘脑的动物丧失血糖调节能力
B.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下丘脑
C.机体对刺激迅速做出反应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D.先天性行为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无直接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长激素和性激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的活动从而调节体温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抑制神经元的呼吸作用,会影响兴奋的传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原创)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
B.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C.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也可用胃蛋白酶处理
D.将数量相等的甲、乙细胞分别置于相同适宜培养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甲细胞数量比乙细胞数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原创)下列关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的是
A.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获得符合生产要求的突变植株
B.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都能克服远缘物种杂交之间障碍
C.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均可获得完整生物体 www.k@s@5@u.com 高#考#资#源#网
D.将两种二倍体植物的花粉进行细胞融合,可获得二倍体可育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 B.细胞编程性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C.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细胞分化过程 D.细胞编程性死亡与基因表达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请完善以下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用葡萄糖的产生速率表示酶活性大小;用呈色反应表示葡萄糖的生成量。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A~C)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
【实验步骤】(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2)在下表4列中每列的一个适当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并按表内要求完成相关操作。
试管号 试剂(ml) | 1 | 2 | 3 | 4 |
蒸馏水 | 1.4 | 1.4 | 1.4 | |
pH7.5的缓冲液 | 0.2 | 0.2 | 0.2 | |
纤维素悬浮液 | 0.3 | 0.3 | 0.3 | |
微生物A提取液 | 0.1 | |||
微生物B提取液 | ||||
微生物C提取液 | 0.1 | |||
www.k@s@5@u.com 高#总体积 | 2.0 | 2.0 | 2.0 | 2.0 |
(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4)在上述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 试剂,摇匀后,进行加热处理。
(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深浅。
【实验结果】
【分析讨论】
(1)该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号试管。
(2)实验组试管均呈现的颜色是 ,但深浅不同。
(3)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若不考虑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的差异,其可能原因是不同酶本身的 。
(4)你认为上述三种微生物中,最具有应用开发价值的是微生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