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几个实验操作过程,不需要对实验材料保持活性的是( )
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
B.滴加健那绿染液处理口腔上皮细胞观察线粒体染色情况
C.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细胞观察其形态变化
D.含32P标记的T2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并保温一段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行了如下4个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④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以上4个实验,经短时间保温、离心后,能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分是( )
A.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B.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
D.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859年,一位英国人带着24只野兔到澳大利亚定居,一个世纪后,漫山遍野的野兔达到了6亿只以上,它们与牛羊争食牧草,啃啮树皮,造成植被破坏。后来人们引入了粘液瘤病毒才使野兔的数量得到控制。根据生态学知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野兔种群数量的增长在最初阶段近似“J型”增长
B.带入野兔和引入粘液瘤病毒导致群落的丰富度增加
C.野兔泛滥时,牧草与野兔所在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高于20%
D.引入粘液瘤病毒控制野兔数量调整了种间关系,有利于维持生态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的供应,下列关于细胞中能源物质与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和ATP由相同种类的化学元素组成
B.构成ATP和DNA的五碳糖都是脱氧核糖
C.DNA可以通过控制相关酶的合成控制ATP的合成过程
D.线粒体内既有DNA的合成也有ATP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选择某蛋鸡品种进行了3个交配组合,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Ⅰ深色胫♂ × 浅色胫♀ → 子代公鸡为浅色胫、母鸡为深色胫
Ⅱ深色胫♂ × 深色胫♀ → 子代均为深色胫
Ⅲ浅色胫♂ × 深色胫♀ → 子代公鸡和母鸡均有深色胫和浅色胫
A.蛋鸡胫色遗传是伴性遗传
B.蛋鸡深色胫是显性性状
C.交配组合Ⅲ中父本是杂合子
D.胫色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骨骼肌线粒体Ca2+-ATP酶能催化ATP水解,并将细胞质基质中的Ca2+转运到线粒体基质中。中等强度运动后,Ca2+-ATP酶活性显著下降。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Ca2+-ATP酶催化ATP水解可以为Ca2+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B.线粒体基质中Ca2+的含量在中等强度运动后保持不变
C.骨骼肌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全部来自于线粒体
D.骨骼肌的酸痛是细胞无氧呼吸导致丙酮酸积累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酸奶是牛奶经过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乳酸菌可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从而减轻人群某些个体的乳糖不耐受症状。请回答问题:
(1)为鉴别市售酸奶中的菌种,应该采用________法或稀释涂布法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接种,观察所获得单菌落的特征。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乳酸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__________开始划线,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某同学在配制平板时加入(CaCO3),从而成功筛选出能产生乳酸的菌株,其筛选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单菌落周围_________________越大,说明该菌株产生乳酸的能力越强。
(4)发酵后期,当酸奶含量达到1.2%以上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鸡的小腿胫骨颜色通常是浅色的,当有黑色素存在时,胫色变黑。偶然发现一只胫色为黑色的雌鸡(ZW),科硏人员让这只雌鸡与浅色胫的雄鸡(ZZ)交配,F1都是浅色胫;再让F1雌雄鸡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有18只鸡黑色胫,56只鸡浅色胫,其中黑色胫全为雌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黑色胫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B.黑色素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C.若F1雄鸡与这只黑色雌鸡交配, 则子代中黑色胫的全为雄鸡
D.F1中的雄鸡产生的精子,一半含有黑色素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