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布氏田鼠是内蒙某草原的主要鼠种,主要啃食牧草,在牧草短缺时,会挖掘牧草的根来弥补食物的匮乏。鹰、隼等布氏田鼠的天敌偏向捕食体重较大的田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能量和信息沿“牧草-布氏田鼠-鹰”食物链单向传递
B.布氏田鼠和牲畜对牧草的取食加快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鹰、隼对布氏田鼠的捕食偏好不会影响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
D.过度放牧时,布氏田鼠过多挖掘草根能加速草原的风沙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杂交瘤技术可以制备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经灭活的仙台病毒诱导融合并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具有二倍体核型
B.可将阳性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体内获得单克隆抗体
C.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进行多次抗体检测,有利于更好地得到单克隆细胞
D.可以利用单克隆抗体研究抗原蛋白的结构和细胞学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44%,其中一条链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1%,那么,对应的另一条互补链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是( )
A. 21%B. 35%C. 29%D. 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体内存在多种植物激素。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幼芽既能合成生长素也能合成赤霉素
B.秋天落叶中脱落酸合成量增加既受基因调控也受环境影响
C.在分生组织细胞的核糖体中,色氨酸通过脱水缩合合成生长素
D.尖端下部的伸长区细胞既受生长素调节也受乙烯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引起“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原体是一种单链RNA病毒。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培养该病毒必须使用营养齐全的液体培养基
B.该病毒增殖所需的原料和能量均来自宿主细胞
C.该病毒遗传物质中嘧啶和嘌呤的含量相同
D.该病毒属于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各个种群数量变化均符合“S型”曲线
B.指数增长的种群各阶段的增长率一定大于1
C.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的种间关系会发生改变
D.增加出生率或降低死亡率可增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将固碳相关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在实验室长期培养,筛选出可以利用CO2合成自身有机物的菌株。关于筛选出的大肠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自养型的生物
B.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C.在叶绿体中固定CO2
D.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的特性,预防和诊断肠道疾病,研究小组对大熊猫肠道微生物开展如下实验:
(1)为从大熊猫粪样中分离出大肠杆菌,可采用含有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进行鉴别。统计在培养基上呈_______________(颜色)的_______________数目,计算出粪样中大肠杆菌的数量。
(2)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_____直接计数;与稀释涂布平板法相比,此方法测得的细菌数偏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选取大熊猫肠道的大肠杆菌进行药敏实验,将含有一定量_______________的纸片平贴于培养基上,纸片周围会形成抑菌圈。根据_______________,可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现测得大肠杆菌对磺胺类、四环素类、青霉素类三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86%、64%、77%,根据实验结果,当大熊猫因大肠杆菌属引发相关疾病时,建议使用_______________类抗菌药物,以增强抗生素用药针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中的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动物细胞都一直在进行有丝分裂
B.通过体外培养至今的海拉细胞,与起初从其宫颈癌组织中分离出来的海拉细胞相同
C.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使体内碎渣增多,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
D.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中,都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培育有如下品系的纯种果蝇,各品系与野生型果蝇仅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差异(这些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品系 | 野生型 | 白眼 | 残翅 | 黑檀体 | 无眼 |
基因所在染色体 | X | Ⅱ | Ⅲ | ? |
(1)为验证白眼基因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的特点,可用上述__________为父本,野生型雌果蝇为母本杂交,则F1表现型为__________,F2表现型为__________。
(2)果蝇的眼为复眼,现发现因一种隐性突变形成的复眼极小,称为无眼性状,现有Ⅳ号染色体单体野生型品系(Ⅳ号染色体缺失一条),育性正常。为了验证控制有眼/无眼这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甲同学用无眼品系分别与黑檀体品系、白眼品系杂交,统计子二代性状比;乙同学用无眼品系与单体野生型品系杂交,统计子一代性状比。
甲同学实验中,无眼品系与黑檀体品系杂交的子二代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实验中,子一代性状及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实验,所获得的证据更具有说服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