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Ⅰ-1基因型为AaBB,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的推断是( )
A.Ⅰ-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B.Ⅱ-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Ⅲ-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
D.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生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表述,正确的是
A.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
B.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C.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大脑皮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D.单侧光照→植物背光侧生长素合成增加→向光弯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B.隔离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C.自然选择可逐渐提高种群中有利变异的基因频率
D.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可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以mRNA为模板翻译出蛋白质的过程中,需要下列哪些物质或结构的参与
①tRNA ②氨基酸 ③ATP ④核糖体 ⑤DNA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作答:
(1)若此图示为衰老的细胞,除细胞核体积增大外,细胞膜发生的变化是 。
(2)若此图示为癌细胞,则明显增多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3)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该细胞,发现对Ca2+的吸收率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氨基酸在人体内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可以合成为糖类等物质,对以上现象有抑制作用的物质是___。
(5)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该细胞,结果发现在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H218O的生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
(6)从图中可以看出,溶酶体起源于 ,细胞从外界吞入颗粒物后形成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溶酶体内含有 ,能将颗粒物降解后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图所示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乙图是某地区30年内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鹰占有三个不同营养级
B.甲图中植物固定的太阳能用于自身呼吸和流到鼠和兔
C.乙图所示,种群数量的减少只发生在第8~15年间
D.乙图中第1~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丙病的遗传方式是 ,Ⅱ-6的基因型是 。
(2)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 。
(3)假如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 。
(4)有些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的启动子缺失引起的,启动子缺失常导致 缺乏正确的结合位点,转录不能正常起始,而使患者发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16中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D为调节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从20℃的环境进入到0℃的环境中时,激素A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该激素的作用是 ,这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 ;同时,人感到寒冷,人形成冷觉的中枢位于 .
(2)当正常人吃饱饭后,激素 (填“B”、“C”或“D”)增多,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如果图中部位 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
(3)如果图中的甲结构产生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其分泌量的多少受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 激素的调节.
(4)下丘脑除参与图示调节过程外,它还是水平衡的调节中枢及与 的控制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图中Ⅱ3和Ⅱ4所生子女是( )
BB | Bb | bb | |
男 | 非秃顶 | 秃顶 | 秃顶 |
女 | 非秃顶 | 非秃顶 | 秃顶 |
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D.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