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 )
A.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B.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 真核细胞也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
D.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流程,回答问题:
(1)清洗葡萄时应特别注意不能反复冲洗,以防止 。
(2)从自然菌样中筛选较理想的醋酸杆菌进行纯化培养,通常采用 方法接种,接种之前要对接种工具进行 ,避免接种工具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3)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酵母菌的酒精发酵过程中,通常将温度控制在 。由果酒转变成果醋的制作时,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 和温度控制住30~35℃。写出由果酒酿制成果醋过程的总反应式: 。
(4)若在果汁中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 (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理由。 。
(5)在用果汁制果酒的过程中,发酵瓶溶液中pH的变化是 。
A.增大 | B.不变 | C.减小 | D.先碱小后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l、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 Ⅰ切割前、后,分别含有 、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Ⅰ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 。
(3)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Ⅰ切割,原因是 。
(4)与只使用EcoR I相比较,使用BamHⅠ和Hind 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 。
(5)为了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 酶,若两两相连,则连接产物中有哪几种情况? 。
(6)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为了 。
(7)为了从cDNA文库中分离获取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将重组质粒导入丧失吸收蔗糖能力的大肠杆菌突变体,然后在 的培养基中培养,以完成目的基因表达的初步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红掌是半阴生高等植物,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示夏季时红掌在不同遮光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 、 ,光反应中产生的O2扩散到邻近的线粒体中且被利用至少要经过 层生物膜.
(2)适当遮光,叶绿素含量会增加,叶片对 光和 光的吸收能力显著增强.
(3)图2中b点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 ;M点时,对红掌体内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3)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填“增加”或“减少”);e~f对应时段,净光合速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填“温度”“光照”或“CO2”).
(4)6:30左右,在不遮光的条件下适当增加该植物周围的CO2浓度,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填“基本不变”“增大”或“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 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A. 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 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 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 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B.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C.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
D. 农田是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种糖类物质中,既存在于动物细胞内又存在于植物细胞内的是( )
A. 淀粉和核糖 B. 葡萄糖、核糖和麦芽糖
C. 核糖、脱氧核糖和葡萄糖 D. 糖原、乳糖、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生进行探究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甲图是某天显微镜镜检结果,乙图是7天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血细胞计数板内酵母菌数目清晰,无需加水稀释
B.乙图中第4﹣7天酵母菌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相同条件下再次实验,酵母菌种群数量的K值基本不变
D.酵母菌自身代谢产物如CO2也会影响实验数据的统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下面图1是两个小岛上雀类物种演化示意图,经过多年的演化,最终形成了不同的六个物种雀类.图2为该六种雀类的DNA指纹图谱.根据题目回答以下问题.
(1)雀类物种A、B、C、D、E、F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是 多样性.
(2)若图第一列为物种B雀的DNA指纹图谱,那么后五种DNA指纹图谱中最有可能为物种C雀的是 ,通过DNA指纹图谱的分析,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 方面的证据.
(3)物种B种群进化成为F、D两个物种的标志是 .下列关于这一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种B中的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B.物种B中的个体发生了可遗传的突变
C.小岛之间的环境差异促使了物种B种群发生了突变
D.物种F、D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4)若乙岛上物种D雀的喙具有钝喙、尖喙、中间型三种类型,数量分别为340、440、220只,且其喙的尖度与基因型的关系如图3,则图中B的基因频率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