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越来越差,其原因( )
A. 害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B. 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
C. 害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D. 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有关假设和推论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有丝分裂中的某阶段,下一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
B.图乙表示有丝分裂中的某阶段,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发生在这一阶段
C.图乙表示减数分裂中的某阶段,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D.图丙表示雄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C组细胞中可能出现四分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为多倍体,通常茎秆粗壮、籽粒较大
B.④为单倍体。通常茎秆弱小、籽粒较小
C.若①和②杂交,后代基因型分离比为1:5:5:1
D.①②③④细胞所代表的个体分别是四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单倍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果蝇体内某个细胞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的染色体1、3、5、7、8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B. 如增加一条3号染色体,该果蝇基因种类并未减少,因此对生长、发育无影响
C. 当细胞中的基因发生了突变,染色体的结构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D. 任何两条染色体间的片段发生交换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小组利用图1装置培养某植株幼苗,通过测定不同时段密闭玻璃罩内幼苗的O2释放速率来测量光合速率,结果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
(1)植物根尖细胞对培养液中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若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叶肉细胞内______________合成减少,从而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
(2)在光下,根尖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
(3)曲线中t1~t4时段,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点和最低点依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t4时补充CO2,此时叶绿体内C3的含量_____________。
(4)根据测量结果t4时玻璃罩内O2的量与t0时相比增加了128mg,此时植株吸收CO2的量_____________mg。若t5时温度升高至35℃,植株光合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升高/不变/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示A→B过程需经过_______轮循环才能获得两条链等长的目的基因片段,在细胞内完成这类过程不需要加热,主要与________酶的作用有关。
(2)⑤过程中常用的工具酶有________⑥过程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⑦过程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获得转基因莴苣,在该技术的培养基中通常需要添加蔗糖,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3)过程②通常是将表达载体导入到动物的受精卵中,除此之外也还可导入到___________中;为使过程④中的受体生理状况适宜,可用激素对受体进行________处理。若要同时产生多个相同的转基因牛,常用到_____________技术
(4)转基因奶牛的牛粪可以用于生产沼气,沼气工程利用的是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高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请分析回答:
(1)A组的实验中,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F2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
(2)矮秆抗病的I、II、III三类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______________类。
(3)以上A、B、C三组育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组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其过程中“处理”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
(5)在一块应稳定遗传的高杆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试分析该性状出现的原因可能___________(写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
B. 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C. 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D. 淋巴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