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采用下列哪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为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遗传因子的组成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内代谢所需的酶可以来自细胞外液
B. 酶都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C. 电子传递有关的酶不一定在线粒体中起作用
D. 细胞分化前后,细胞内酶的种类相同,但含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B.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C. 细胞核是代谢的控制中心 D. 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番茄植株(HhRr)作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通过途径_____________(填编号)获得幼苗的过程都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途径4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途径2获得新品种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_____。
(3)品种A与途径3中幼苗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品种B与品种C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4)若想获得基因型为hhrr的番茄植物,最简便的方法是利用途径_________,至少需要________年。
(5)如果想得到基因型为HhRrT(T不属该物种基因库的基因)这样的植株,常采用___________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从某动物个体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如果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关于这两个精细胞的来源不正确的说法是
A. 不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 B. 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C. 可能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 D. 不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过程中不需要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B.杂交瘤细胞具有浆细胞与癌细胞的所有特点
C.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即可用于单克隆抗体的生产
D.单克隆抗体最广泛的用途是用作体外诊断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白化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因子(a)控制的一类遗传病。现有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丈夫的母亲和妻子的弟弟是白化病患者,其余家庭成员均正常。请问这对夫妇所生的孩子肤色正常的概率是( )
A.1/6 B.1/4 C.3/4 D.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核酸分子杂交的是()
A.利用基因芯片进行疾病诊断
B.检测转基因生物的DN A上是否插入目的基因
C.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发生了转录
D.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据图回答以下有关生态学问题。
I.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水稻蝗虫,对蝗虫进行了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模型。
(1)从模型建构的类型角度分析,图1模型属于数学模型,该模型表明,引入鸭子后该地区蝗虫的K值为______________。
(2)引入鸭子前,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只。
(3)通过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地区又进一步提出“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治蝗战略,一方面通过改造蝗虫发生地,降低蝗虫的K值;另一方面利用雌信息素诱捕蝗虫通过降低________________使种群密度下降。
II.弃耕农田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最终将演替到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_____阶段。如图2所示的物种甲、乙、丙在演替的不同阶段开始生长,最终三者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自下而上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甲和图乙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下面是对图甲中3个物种与图乙中3个物种相比较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
B. 图乙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
C. 如果资源有限,图甲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图乙中物种2也有被排除的危险.
D. 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种间斗争激烈程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