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Ⅰ、Ⅱ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甲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不进行核DNA的复制
B. 由图可以看出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
C. 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则图乙是图甲细胞分裂形成的
D. 图甲所示细胞若继续分裂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都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
B. 弃耕农田的初生演替过程中,群落的丰富度增加
C. 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主要依赖于阳光和水
D. 某湖泊近岸区和湖心区的生物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不一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
B.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新性状一定不遗传给子代
C. 黄色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产生了绿色子代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分别将灵敏电流计按图连接(甲图为神经纤维,乙图含有突触结构,甲、乙图中ab长度相同),以下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状况是外正内负,是K+主动运输到膜外的结果
B.甲、乙两图a处给予相同适宜刺激后,电流计同时发生偏转
C.甲、乙两图此时电流计测到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显示为正值
D.乙图中神经冲动由a→b的过程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和C5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 )
A.C3和C5都迅速减少
B.C3和C5都迅速增加
C.C3迅速增加,C5迅速减少
D.C3迅速减少,C5迅速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父母表现型正常,生下3胞胎,其中只有一个患色盲,有2个孩子为同卵双胞胎。3个孩子的性别可能是
①2女1男
②全是女孩或2男1女
③全是男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连着微伏表的两个电极测试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已知该纤维静息电位为﹣70mv,如果微伏表上发生一次持续约1ms的电位差的变化:由﹣70mv上升到0,再继续上升至+40mv,然后再下降恢复到﹣70mv,则刺激部位和微电极放置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二化螟是稻田中常见的一种害虫,通常会用农药来防治.某研究小组调查了一块1000平米的稻田中二化螟的种群密度,记录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样方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样方面积(m2) | 1 | 1 | 1 | 1 | 1 | 1 |
二化螟数量(只) | 15 | 18 | 15 | 19 | 15 | 14 |
(1)该块稻田中二化螟数量大概为只,调查二化螟种群密度选用样方法而不选用标志重捕法的原因是 , 选取样方的关键是 .
(2)为了防治二化螟对稻田的危害,可以引入家鸭在稻田,这种防治方式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优点是 , 同时引入家鸭后的水稻长势更好,主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全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但有些地方也因此出现了一些生态问题.图甲表示某块荒地中食物网关系图,图乙表示向一个湖泊中排放无机污水量对其中生物量影响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鸟和昆虫的种间关系为 , 蛇属于其中第营养级.
(2)若荒地中的蛇被大量捕杀,数量将减少的动物有 , 一段时间后,各种动物又恢复基本稳定,这是生态系统调节的结果,这种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3)影响荒草地中各种动物垂直分布的因素是 ,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荒地或被房屋、道路代替,或被用于种植、放牧,使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该过程属于演替.
(4)图乙中污水排放量较小时,生物量的变化不大,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现,当排污量在一定范围内时,鱼类数量会增加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