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2009年哈尔滨模拟)用特异性酶处理某一生物细胞的最外面部分,发现降解的产物主要是葡萄糖。进一步分离出该细胞的某种细胞器进行分析,发现其含有尿嘧啶。据此推测,这种细胞器不可能完成的生化反应是(反应都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衰老是细胞生理生化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
B.白化病人的头发白色是头发基部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所致?
C.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D.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变小,代谢速度减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②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③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与细胞质DNA平均分配 ④二倍体生物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a→d表示连续分裂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c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假药亮菌甲素注射液,其溶剂二甘醇进入人体后导致急性肾衰竭,临床上用血液透析治疗。血透机工作原理如图,所用的透析管膜应具有的特点是 ( )?
A.全透性 B.半透性 C.膜上有载体 D.允许蛋白质通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属于 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
(2)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结构名称是核糖体、 和 ,其中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是 。?
(3)乙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组成物质主要是 。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 (请填写图中标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8年广州模拟)科学家在用电子显微镜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你认为当时确定细胞膜存在的依据最可能是( )
A.动物细胞有明确的边界?
B.植物细胞有明显的固定形态?
C.细胞能够分裂?
D.物质进出细胞受到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较短,分裂期时间较长
B.分裂完成后两个正常子细胞的DNA序列相同
C.分裂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D.间期发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每年11月的“肺癌关注月”是全球肺癌研究协会于2001年发起的一项全球性肺癌防治知识科普宣传活动。2008年10月,一场别开生面的话剧演出《为生命喝彩》,讲述了一位肺癌患者与死神顽强抗争的故事,深深震撼了观众的心灵,从而也拉开了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国际肺癌关注月宣传活动的序幕。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新增肺癌患者120万名。肺癌更是中国的第一致死癌症,全国每年有60万人死于肺癌。研究证实,吸烟是诱发肺癌的最主要因素,在全球大部分国家,90%的肺癌由吸烟引起。此外,被动吸烟、环境污染、有家族史也会大大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
请回答下列一组有关肺癌及其治疗的问题。
(1)肺癌的发生大多由吸烟引起,这是因为烟草的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煤焦油等多种有毒化学物质,属于 ,它们诱发吸烟者肺部细胞发生 ,通常称为癌变,这种细胞变异的本质是
。
(2)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癌肿瘤细胞临时装片,可观察到和正常肺部细胞的主要不同点是
。
(3)研究表明,肺癌癌变细胞对不良环境(如缺氧、酸性环境等)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抗性),如在含一定浓度HC1的生理细胞培养液中,正常肺成纤维细胞很快就会死去,但癌变的肺成纤维细胞能耐受两三天,甚至在回复正常条件后,还能继续繁殖。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现象。
实验材料、药品及用具:A培养瓶,含适宜浓度和容积的小鼠正常肺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培养液;B培养瓶,含和A瓶等量等浓度的癌变的小鼠肺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培养液。A、B两瓶细胞保持全部生物活性。适宜的低浓度HC1溶液、生理盐水。显微镜一台、载玻片、盖玻片、细胞培养瓶各若干,其他所需各种材料和器具均满足,保障无菌条件。
实验目的: 。
实验步骤:请设计成表格形式
实验现象:融入上述表格
实验结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