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
A. 去掉顶芽
B. 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
C. 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羊毛脂
D. 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内环境包括(用标号表示),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其稳态调节机制是指
(2)正常人血浆的pH为 , 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等离子有关.
(3)组织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是如何从毛细血管到达细胞的?(用图中标号表示) .
(4)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等物质通过、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利用面包酵母做了一系列精妙的实验,定位了细胞自噬的关键基因,阐明了包括人类在内的细胞自噬的分子机理.由于他的开拓性研究,被授予2016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奖.细胞自噬可以让细胞适应饥饿,循环利用自身物质,对感染进行免疫应答等.如图一表示自噬体形成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图二为实验组酵母菌液泡中的自噬体.
(1)研究发现,酵母菌的自噬作用与液泡有关,液泡在自噬过程中的地位类似于人类细胞中的(细胞器),根据图一分析,在人类细胞自噬过程中直接相关的细胞器必须有 .
(2)大隅良典利用因突变而缺乏液泡水解酶的酵母细胞,使该细胞处于饥饿状态来激发细胞自噬,经过几个小时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液泡中自噬体 , 由此证明了酵母细胞内部存在自噬现象.
(3)如果使酵母细胞内自噬过程的基因失活,当观察到在液泡中 , 从而可以定位细胞自噬的关键基因.图二中,酵母细胞的自噬关键基因处于(失活/正常)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雌雄异株植物,宽叶与窄叶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种子有扁豆型和圆豆型,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B、b)控制;粗茎和细茎由R、r控制.某研究小组以一宽叶细茎植株为母本,授予另一宽叶细茎植株的花粉,统计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结果如表:(不考虑突变)
宽叶 | 窄叶 | 粗茎 | 细茎 | 扁豆型 | 圆豆型 | |
雌株 | 1 | 0 | ||||
雄株 | 0 | 1 | 0 | 0 |
(1)三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 .
(2)出现F1叶形的比例是由于配子不能发育而无受精能力所致.
(3)R、r基因不可能在X染色体上,理由是若R、r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F1中雌株 , 雄株 . 根据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能/不能)判断出B、b与R、r基因分別存在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4)父本的基因型为 , 右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可得到幼苗,若不考虑叶型,则该幼苗的表现型有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f表示的结构是 , 图乙是图甲中(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 . 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点可产生兴奋,图丙中共有突触个.
(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融合,通过A细胞的作用,进入突触间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
(○代表神经元细胞体,<代表神经末梢,且ab=bc、ac=de)
A.在b点与f点刺激时,A1、A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
B.在b点刺激时,A1偏转两次,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C.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D.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都属于物种形成的范畴
B.图中A表示的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C.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没有地理隔离不可能形成新的物种
D.图中C表示种群间的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