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五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A→B→C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这两种育种方式相比较,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
(3)E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
(4)C、F过程中最常采用的药剂是________。
(5)由G→J的过程中涉及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和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各项应采取的交配实验方法分别是( )
(1)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2)鉴别一只白兔是否是纯合子;
(3)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
A.杂交、测交、自交 B.测交、杂交、自交
C.杂交、自交、测交 D.自交、测交、杂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生物性状的变异属于可稳定遗传的是
A.玉米由于水肥充足而长得穗大粒足
B.用高茎紫花豌豆与矮茎白花豌豆杂交得到的高茎白花豌豆
C.人由于晒太阳而皮肤变黑
D.用“神六”搭载种子培育出的太空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研究同一种哺乳动物的三个个体的两对相对性状时,发现其基因组成是:甲:BbD;乙:BBDd;丙:Bbd。由此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三个生物的体细胞在细胞增殖后期染色体数目都相同
B.D与d位于X染色体上,B与b位于常染色体上
C.三者的基因型为甲:BbXDY;乙:BBXDXd;丙:BbXdY
D.甲、乙、丙分别形成4、3、4种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神经和激素的调控下,人体通过代谢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下图是甲状腺激素作用过程及其分泌调控模式图,①至⑩表示有关过程,其中TRH及TSH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图中过程 有电信号参与信息的传递,随即,引起过程 率先增强,过程 产生的激素可作用于肝脏和骨骼肌,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
(2)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正常人体会立刻感觉到冷,冷觉形成于 。
(3)人体若长期缺碘,过程④会越来越弱,引起过程②以及甲状腺分别发生什么变化?
。
(4)有一种疾病是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试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 疾病。
②对TSH与TSH受体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的认识,正确的有
A.类似于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使甲状腺细胞膜电位变化而兴奋
B.类似于DNA酶对DNA的作用;作用后TSH化学性质不变,而TSH受体被分解
C.类似于垂体分泌物对性腺的作用;促进甲状腺分泌更多的甲状腺激素
D.类似于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作用;是蛋白质(多肽)类物质之间的作用
③安静状态下,同正常人相比,这种病人肝细胞的耗氧速率较 (大、小),体温较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小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和a、B与b两对等位基因何时发生分离
A.有丝分裂 B.减数第一次分裂
C.减数第二次分裂 D.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对生物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
B.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若为1可能导致种群灭绝
C.若没有天敌存在,种群将无限制的生长
D.大种群灭绝的几率比小种群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苏云金杆菌合成的伴孢晶体蛋白经昆虫肠液消化后成毒性肽,可导致昆虫死亡。1993年,我国农科院成功地将苏云金杆菌伴孢晶体蛋白质基因转移到了棉花细胞内,培育出了转基因抗虫棉。
(1)转基因抗虫棉细胞中的抗虫基因通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获得。
(2)如果下图中的标记基因是质粒(作运载体)中唯一的标记基因,那么目的基因不能插入的位点是图中的____处。(用图中的字母填写)
(3)要使运载体与抗虫基因连接,首先应使用________进行切割。假如运载体被切割后,得到的分子末端序列为,则能与该运载体连接的抗虫基因分子末端是________。采用__________将运载体与抗虫基因连接,连接后得到的DNA分子称为__________。
(4)将连接得到的DNA分子导入土壤农杆菌,然后用该菌去感染棉花细胞,利用__________的表达来检测目的基因已经成功导入。再利用__________技术将受体细胞诱导成具有抗虫能力的棉花小植株。
(5)基因工程成功的标志是__________的成功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