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长期使用除草剂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一除草剂(有机物)能被土壤中某细菌(M)降解.如图为分离能降解该除草剂的M菌种的过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液态培养基的基础上制备固体培养基时常用的凝固剂是 .
(2)土壤有“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之称.为了获取能降解该除草剂的M菌种,选择的土壤样品应来自 . 图中①过程所用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作为唯一碳源.进行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
(3)图中②过程划线所用的工具为 , 该工具在使用前后都要进行灭菌.
(4)若要检测土样中的细菌含量,应采用法进行接种.先将1mL土壤溶液稀释100倍,然后随机选取4个经灭菌处理的平板,其中3个平板上分别涂布0.1mL稀释液,1个平板未涂布稀释液,适当培养后,4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37和0,则可计算得出每升土壤溶液中的活菌数为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体后能( )
A. 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 B. 构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C. 调节血液渗透压 D. 促进更多红细胞的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破伤风杆苗一般在较深伤口内繁殖,可产生外毒素使机体发病,而外毒素的毒性可被胰蛋白酶解除。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破伤风杆的外毒素为蛋白质类物质
B. 破伤风杆菌生命活动所箝的能量来源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 破伤风件苗在细胞增殖时因染色体的复制导致DNA加倍
D. 破伤风杆菌分泌的外毒素不能直接作为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植株与基因型为Rrbb的植株个体杂交后所得后代的基因型分别是RRBb、RRbb、RrBb、Rrbb,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
A. Rrbb B. RRBb C. rrBb D. Rr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 2个 B. 4个 C. 8个 D. 16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A,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未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有种.
(2)两只红眼果蝇杂交的子代中只有红眼和粉红眼两种类型,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 利用子代中的果蝇为材料,探究其中某只红眼雄果蝇是否纯合,处理方法是 . 若 , 则为纯合子.
(3)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XBXb、AaXbY的果蝇杂交,子代果蝇的眼色表现型及比例为 , 若受某种因素影响,含基因b的精子不能成活,则子代果蝇的眼色表现型及比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 )
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植物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图示中,CE段是增大了光照强度后测得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植物体鲜重的增加量是光合作用强度的重要指标
B. 出现BC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温度
C. 叶绿体内的三碳化合物含量,A点时大于B点
D. 在E点后再次增大光照强度,曲线有可能为E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对有关环节正确的理解是( )
A.a、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a和b同时作用于z,对z产生促进作用
C.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x、y的分泌功能
D.x、y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蓝藻细胞的①②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膜上,③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 植物细胞④过程的进行与⑤~⑩过程密切相关,与②过程无关
C. 若植物缺Mg则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生理过程是②
D. 图中②过程O2的释放量小于⑩过程O2的吸收量,则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