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对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可以作为鉴别真核生物的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一般不采用的物质是( )
A. 蛋白质 B. 核苷酸 C. DNA D. 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示某一健康人注射疫苗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表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与d时间所注射的疫苗不同
B.d时间是再次接种引发的二次免疫反应
C.产生甲、乙抗体的B细胞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的长短可有较大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图中所示多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1个 B. 该氨基酸的分子式为 C14H24O8N4S
C. 该多肽水解后可产生4种氨基酸 D. 该多肽在形成过程中失去了3分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B. 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
C.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 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生态系统总面积为500km2 , 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A种植物一B种动物一C种动物,B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2000头.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当B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2头/km2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B.若C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内,A种植物的数量也增加
C.在A种植物一B种动物一C种动物食物链中,A的同化量是B的同化量的10﹣20倍
D.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B种动物种群数量为150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B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3头/k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的有效途径是就地保护
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几个层次
C.大量排放C02导致全球变暖和普降酸雨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D.引进外来物种不会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②若a为核糖,则b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③若m 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④在人体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内b都有8种
⑤组成化合物b的元素有C、H、O、N四种
⑥a属于不能水解的糖,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⑦若a为核糖,则由b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⑧幽门螺杆菌体内含有的化合物m共五种
A. —项 B. 两项 C. 三项 D. 都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黄花蒿(二倍体,18条染色体)中提取的,假设黄花蒿的茎秆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素完全消失,Bb使红色素颜色淡化.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第一组:P白秆×红秆→F1粉秆→F2红杆:粉秆:白秆=1:2:1
第二组:P白秆×红秆→F1粉秆→F2红杆:粉秆:白秆=3:6:7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二组F1中粉秆的基因型分别是 , 若第二组F1粉杆进行交,则F2中红秆:粉秆:白杆= .
(2)让第二组F2中粉杆个体自交,后代仍为粉秆个体比例占 .
(3)若BB和Bb的修饰作用相同,且都会使红色素完全消失,第一组F1全为白秆,F2中红秆:白秆=1:3,第二组中若白秆亲本与第一组中不同,F1也全部表现为白秆,那么F1自交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4)四倍体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黄花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黄花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 . 四倍体黄花蒿与野生型黄花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