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B.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 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也高
D. 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会丧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过程,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 1 )配制酵母菌培养液: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等体积的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500mL)中.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 2 )实验装置的组装:①有氧条件装置:如图甲.②无氧条件装置:如图乙.
( 3 )实验现象及分析:
①甲、乙两装置石灰水都变浑浊,说明 .
②甲装置的浑浊程度比乙装置的强,且浑浊快,说明 .
③取A,B两瓶中的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等量,分别滴加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发现A瓶中滤液不变色,B瓶中所取滤液变成灰绿色.说明 .
( 4 )实验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 ,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和;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不仅产生 , 还产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有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刻度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会向右移动.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右移的距离(单位:cm).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时间(分钟) | 1 | 2 | 3 | 4 | 5 |
4℃ | 0 | 0 | 0.1 | 0.2 | 0.3 |
10℃ | 0.2 | 1.0 | 1.9 | 3.1 | 4.0 |
20℃ | 0.4 | 1.3 | 2.2 | 3.3 | 4.5 |
35℃ | 0.7 | 1.4 | 2.8 | 4.4 | 5.0 |
55℃ | 0 | 0.1 | 0.2 | 0.3 | 0.4 |
A.实验开始前应对葡萄糖溶液作煮沸处理,以除去氧气和灭菌
B.表中数据可以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所产生的CO2的量
C.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强度越来越大
D.35℃最有利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随着实验的进行,液滴右移的速率越来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类型的装置图,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又进行无氧呼吸的是( )
A.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不移动
B.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
C.装置1中液滴不动,装置2中液滴右移
D.装置1中液滴右移,装置2中液滴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同学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活种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从C瓶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与空气相比没有变化
B.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产生的
C.在黑暗条件下,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D.在光照条件下,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反射弧标本的结构模式图,其中①—⑥为反射弧的结构,a、b与c为灵敏电流计。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射弧中,①的功能是___________,③为___________。
(2)在Ⅰ处给予足够强度的电剌激,兴奋后该部分的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在神经元轴突末端发生的信号变化为___________。
(3)在Ⅱ给予足够强度的电剌激,指针会发生偏转的灵敏电流计有___________(填字母),相应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___________次偏转。
(4)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请利用上述反射弧标本设计实验来证明该结论是正确的(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需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的对比实验,其中乙组作为对照组
B.若向B瓶和D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则D瓶内的溶液会变黄
C.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来检测CO2的产生速率
D.可根据C瓶和E瓶中溶液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该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如甲图所示)。C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乙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正常人体内,兴奋到达神经—肌肉突触时,突触小泡内的乙酰胆碱就通过________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兴奋,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乙酰胆碱受体与________结合后,导致乙酰胆碱受体被胞吞并分解或无法与乙酰胆碱结合,表现为重症肌无力。
(2)根据乙图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X激素的分泌量的变化导致Y激素的分泌量减少,此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由此判断,Graves氏病患者的体温往往比正常人________,该病患者自身的产热量________(填>、<或=)散热量。
(3)在重症肌无力与Graves氏病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受体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都是________,这些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________,从而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4)由上述分析可知,人体稳态的调节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血浆中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C.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D.组织液中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1)据图写出以下各种结构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图中CO2浓度最高的内环境成分是标号________。发生超敏反应时图中[___]的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入[ ]________,使它的渗透压___________;当严重营养不良使血浆蛋白含量下降时,[ ]____ 的渗透压________________;以及淋巴循环[ _]受阻等原因都可能使组织液的量________而出现________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