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9686  159694  159700  159704  159710  159712  159716  159722  159724  159730  159736  159740  159742  159746  159752  159754  159760  159764  159766  159770  159772  159776  159778  159780  159781  159782  159784  159785  159786  159788  159790  159794  159796  159800  159802  159806  159812  159814  159820  159824  159826  159830  159836  159842  159844  159850  159854  159856  159862  159866  159872  159880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曲线Ⅰ表示黄豆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最适温度、CO2浓度为0.03%)。在B点时改变某条件,曲线变为Ⅱ。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与B点相比,A点叶绿体中的C5含量较高

B. 在B点时,升高温度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

C. 制约A点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CO2浓度

D. 若植物缺镁,则C点对应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卵裂期细胞的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

B.囊胚期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出现了细胞分化

C.胚胎分割时用分割针取样滋养层鉴定性别

D.胚胎移植时所用胚胎应发育到原肠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当把琼脂块从NaOH溶液中取出后,在琼脂块未干之前不要用手接触它们.其原因是(
A.避免人为地加快NaOH扩散
B.避免NaOH的腐蚀
C.避免琼脂块破碎
D.避免琼脂块颜色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种子细胞呼吸时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氧气浓度为a时,线段XY=YZ。下列叙述错误的

A. A点释放的CO2主要是无氧呼吸的产物

B. B点时的O2浓度有利于果实的储藏

C. BC段随O2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减弱,直至消失

D. O2浓度a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下列不能体现该说法的是

A. 豌豆种子形状中出现皱粒 B. 人类白化病的出现

C. 人类囊性纤维病的出现 D. 牡丹花出现多种花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基因型为Aa植株的花粉和基因型为Bb植株的花粉,除去细胞壁后,进行原生质体融合仅考虑两两融合,可以得到多少种基因型不同的融合细胞

A1种 B4种 C6种 D10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用字母表示),在过程中碳主要以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

(2)如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矢车菊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___法。

(3)图乙中,若羊、鼠和食草昆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

(4)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该过程属于_________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

(5)生态系统的功能除图甲所示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分子ATP中含有腺苷、磷酸基团的数目依次是(  )

A. 1、2B. 1、3C. 2、3D. 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硫氨酸的R基是 —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B. 分子式为C63H105O45N17S2的天然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的肽键数目是16个

C. 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和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盘曲折叠的方式有关

D. 10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有9个—CO—NH—,称为九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曲线的比较,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乙是种群的数量变化;图丙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家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__________(“r对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形成一种S型增长曲线。

(2)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______(“S”“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________

(3)若在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裕的理想环境下,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乙中的曲线的增长趋势,此时需控制该曲线数学公式模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参数来有效控制鼠害。

(4)图乙曲线是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曲线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_______;在调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时,得到的结果是N/km2,鼠的记忆力较强,由此推测该调查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

_________(偏大相等偏小”)

(5)若图丙种群为长江流域的野生扬子鳄(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野生扬子鳄种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若图丙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_(K1/K2/O),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一种丝状菌(该菌造成蝗虫患病)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___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