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稻根尖成熟区细胞相当于渗透系统,其中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B. 水稻和蕃茄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取决于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C. 根尖细胞对水和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过程
D. 水稻培养液中 Mg2+浓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细胞不吸收 Mg2+还往外排出它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
A. 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同一器官影响不同,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促进芽的生长,而D点抑制芽的生长
B. A、B、C点对应的浓度分别是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C. 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
D. 茎对生长素最敏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 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C. 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D. 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幼蚕体色中的有斑纹和无斑纹性状分别由Ⅱ号染色体上的A和a基因控制。雄蚕由于吐丝多、丝的质量好,更受蚕农青睐,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于是,科学家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限性斑纹雌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回答:
(1)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
(2)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图中的限性斑纹雌蚕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3)在生产中,若要选育雄蚕,可利用限性斑纹雌蚕和表现型为_________的雄蚕杂交培育,根据体色辨别子代幼蚕性别,请写出该过程的遗传图解。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进行某植物的栽培试验,左图为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连续48 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变化曲线;图右为适宜CO2浓度条件下,温度和光照强度对该植物的CO2吸收速率的影响曲线。请结合图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在18 h时叶肉细胞中CO2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
(2)左图中24h~48h,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在_________h。经过连续48 h的培养,与0 h相比48 h时该植物的有机物量________(填“不变”、“增加”或“减少”)。
(3)右图中影响CO2吸收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E点时,25 ℃条件下产生的氧气量________(填“等于”、“大于”或“小于”)15 ℃条件下产生的氧气量。
(4)当光照强度为8 klx,温度为25 ℃时,该植物5 h中单位面积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为______mg,要消耗等量的CO2,在15 ℃条件下,用10 klx的光持续照射________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37℃和pH=6.8时,用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比用FeCl3作催化剂分解,其气泡的产生速度及所说明的问题是( )
A. 慢,酶具有专一性B. 快,酶具有高效性
C. 慢,酶具有高效性D. 快,酶需要适宜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人和动物体内的激素及其调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产生 ②量极微
③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④经体液传送
⑤都作用于全身细胞 ⑥参与组成细胞结构
⑦提供能量 ⑧作用后被灭活 ⑨是起调节作用的信息分子
A.四项 B.五项
C.六项 D.七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三种洋葱鳞片叶表皮放在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下图不同状态的细胞图像。这3个细胞原来细胞液浓度的高低关系是
A. 丙<乙<甲 B. 甲<乙<丙
C. 乙>甲>丙 D. 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