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中,目的基因的获取的途径不包括( )
A.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B.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C.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D.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获取目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红绿色盲是一种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b)控制的遗传病,据调查得知,某中学的学生中基因型人数统计如下表,则正常基因XB的基因频率为( )
基因型 | XBXB | XBXb | XbXb | XBY | XbY |
人数 | 200 | 40 | 10 | 440 | 60 |
A. 90.7% B. 88% C. 93% D. 9.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为某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图2为该植物叶片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吸收和释放CO2速率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光合作用的______阶段,该阶段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发生的能量转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
(2)图2中b段,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导致光反应中的_____分解加快,最终加快了图1中________(填字母)的利用。
(3)图2中c段,限制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d段与c段相比,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和[H]的含量变化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实验过程中对环境温度的控制应该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图1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2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A. 图1中染色单体形成发生在b段
B. 图2中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B→B
C. 图1中的a、图2中B→A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D. 图1中的b、图2中A→B时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不同离子对肠淀粉酶(最适pH为8)活性的影响,某同学开展了有关实验,其实验步骤和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所加试剂浓度均为质量分数,所加试剂量的单位为mL)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
(2)四组实验中属于空白对照的是______号试管的实验。
(3)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步骤⑤和步骤⑥能否颠倒顺序?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①比较3号与4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比较2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1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而在有丝分裂中不出现的是( )
A. 出现同源染色体
B. 分裂间期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
C.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 着丝点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除病毒等少数生物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 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D. 病毒可在内环境中完成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双链DNA分子结构特征的是( )
A. 空间结构与蛋白质一样具有多样性
B. 碱基按G与C,A与U互补配对
C. DNA分子排列中,两条长链上的核糖与磷酸的排列千变万化
D. DNA两条链反向平行排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圆叶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圆叶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玻璃皿中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如图乙),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
B. 在bc段,单独增加NaHCO3溶液浓度,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
C. 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
D. 因NaHCO3溶液中不含O2,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圆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