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图表示燕麦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 图乙中a、b两点生长素浓度都小于10—8mol/L
C. 丙图A段产生的生长素只能向B段极性运输而不能横向运输
D.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插条,生根数量一定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同为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 )
A. 两者R基团组成的不同
B. 酪氨酸的氨基多
C. 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
D. 精氨酸的羧基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下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生物膜上存在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 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
C. 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发生通过人工膜
D. 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生物学操作及方法对应不正确的是
A. 鉴别细胞死活——染色排除法或质壁分离与否
B. 分离各种细胞器——差速离心法
C.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甲基绿染色剂
D. 观察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无需染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和图2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净补充能量(为出生率、死亡率之差)和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中曲线a代表死亡率,曲线b代表出生率
B. 海洋鱼类捕捞应使鱼类的数量保持在图1的E点
C. 图2中在F点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D. 图2中G点代表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备H7N9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流程,请回答问题。
(1)①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②过程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目的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_____________,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目的基因能否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分子水平上鉴定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可采用____________技术,对于转基因成功的细胞II还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_________检测,经多次筛选获得足够数量的该类细胞。
(4)细胞I是_____________,细胞II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预防H7N9禽流感,可用图中的_____________作为疫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表示正常情况下,某物质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四种情况。若在X点加入了呼吸作用抑制剂(影响能量供应),下列曲线中将明显变化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刚毛和截毛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D、d控制。某科研小组用一对灰身刚毛果蝇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得到的Fl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1)果蝇的灰身和黑身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_______身是显牲性状,控制刚毛和截毛的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上表实验结果存在与理论分析不吻合的情况,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成活。
(3)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研究发现,眼色基因可能会因染色体片段缺失而丢失(记为X°);若果蝇两条性染色体上都无眼色基因,则其无法存活。在一次用纯合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杂交的实验中,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
①欲用一次杂交实验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可让这只白眼雌果蝇与任意的一只雄果蝇杂交,观察后代果蝇的表现型:若子代果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由于环境条件改变而导致;若子代果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而导致;若子代果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由于染色体片段缺失而导致。
②按照假说——演绎法的研究思想,接下来研究人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