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教材中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通常用无水乙醇分离绿叶中的各种色素
B. 通常用清水冲洗固定根尖的卡诺氏液
C. 可以用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D. 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鼠的自然种群中,体色有三种:黄色、黑色、灰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基因B 能抑制基因b 的表达。纯合aa 的个体由于缺乏酶1, 使黄色素在鼠体内积累过多而导致50%的个体死亡。下列相关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让一只黄色雌鼠与一只灰色雄鼠交配,F1全为黑色鼠,由此可推知双亲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B. 从题意可知,体色黄色鼠有3种基因型
C. 两只黑色鼠交配,后代只有黄色和黑色,且比例为1:6,则这两只黑色鼠其中一只基因型一定是AaBb
D. 若上述A中双亲产生的多只F1成年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代个体表现型及其比例应表示为黄:黑:灰=2:9: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细菌的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
A. ①是c;②是b;③是a B. ①是a和b;②是a;③是b
C. 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 D. ①是c;②是a;③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培养基的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要筛选目的菌株必须使用固体培养基
B. 液体培养基与固体培养基在培养基配方上没有区别
C. 纯化目的菌种需到得到单菌落,只能使用固体培养基
D.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可用于尿素分解菌的筛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家族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家族中Ⅰ-2号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Ⅲ-13致病基因来自Ⅱ-8
B. 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后代不患病的概率为7/24
C. Ⅱ-5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2
D. 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只患一病孩子概率为7/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②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两种酶参与
B. 图示此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时最好采用显微注射法
C. 抗虫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核DNA上需借助于Ti质粒中的T-DNA
D. 细胞④的染色体上含有抗虫基因,植株⑤也不一定会表现出抗虫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_____(用字母表示)。在①、③过程中碳主要以_____形式进行循环。图中缺少的一个箭头是_____________(A→B或B→A)。
(2)如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_法。
(3)图乙中,若鼠和昆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_。
(4)图乙中,若蛇的食物有4/5来自鼠,1/5来自蛙,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kJ能量,需消耗植物_____kJ。
(5)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该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同一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最终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所处的溶液浓度最大
B. 图c中1处的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C. 图c细胞放入清水中就一定能复原
D. 图中细胞液浓度大小为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 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5倍
C. 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D. 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吸的强度与有氧呼吸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碳循环的主要途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B可实现光能→化学能的转化
B. 碳元素在B→C→D中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C. B、E是实现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沟通的关键环节
D. B、C、D被E食用,E处于第二、第三、第四营养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