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题目】下图是核糖体形成、分布及执行生理功能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核糖体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的场所,下列生物或细胞具有核糖体的有__________。
A.噬菌体 B.大肠杆菌 C.小麦的叶肉细胞 D.家兔成熟的红细胞
(2)图中过程①需要__________催化完成,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
(3)组装成完整核糖体的大、小亚基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图示物质中,还需要以过程②的方式出细胞核的是__________。
(4)过程③利用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属于这类蛋白质的还有__________(任举一例)。若图示细胞为下丘脑细胞,物质X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壁细胞,则物质X最可能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图中b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物质a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
(2)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④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_阶段,影响此过程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适宜的光照下,①过程为②过程提供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③⑤过程中,与无氧呼吸同样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
(4)上述①⑤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若把该植物从较强光下移到暗处,则叶片叶绿体中的C3含量将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血糖平衡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下图表示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问题: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引起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促进淋巴细胞对葡萄糖的____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胰岛素将被__________,以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2)Ⅰ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据此推测:Ⅰ型糖尿病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针对胰岛B细胞的一种__________病;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__________免疫导致的。
(3)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时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等量的生理盐水,该实验的观察指标是血液中__________的浓度。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前应使实验大鼠处于__________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中,①表示___________,⑦表示___________。
(2)该化合物由___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___个水分子而形成.
(3)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________决定的,其编号是________________。
(4)该化合物称为_____________,含________个肽键,编号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单细胞真菌,某研究小组用它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图甲为在注射器中加入5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吸入10mL空气后加塞密闭,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增加。图乙为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蓝绿色时为止,(当环境偏酸性时,BTB溶液呈黄色)。图丙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3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的视野。请回答问题:
(1)图甲中,实验起初一段时间内,针筒内的气体体积未发生变化,但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与气泡产生有关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开始增加,此时,酵母菌细胞开始进行__________呼吸。
(2)图乙中,①号试管内溶液颜色变化是由蓝绿色变成__________,设置②号试管的作用是作为__________。
(3)若要证明甲、乙两组装置中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都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同步实验,对照组的设置为另取一相同装置,将容器中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换成__________,其他条件相同。
(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取样前需将培养液__________;滴加培养液之前需在计数室上方__________;计数时,应待酵母菌__________再记数。依据图丙结果,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__________个·m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唾液淀粉酶合成和分泌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唾液淀粉酶是唾液腺细胞产生的具有___________能力的___________,排出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合成、加工、分泌该酶的主要细胞器依次是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能量是由主要由___________(细胞器)提供。
(2)①结构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错误的是( )
A. 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B. 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C. 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
D. 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B为__________,过程④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
(2)图中(CH2O)和物质A被细胞呼吸利用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在忽然增强光照的情况下,检测到图中的物质A产生量忽然增多,但不久又恢复到正常水平。开始瞬间,C3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物质A无法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最可能外因是途中物质_____(填写字母)的供应量未能同步增加。
(4)在用该植物的绿叶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发现部分植株的叶片所得的色素带缺失由上向下的第四条,这类叶片的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直接受影响的过程是上图中的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序号)。为了研究缺失该条色素带的叶片(甲)和正常叶片(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实验小组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测定了两类叶片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当光照强度为10klx时,叶片甲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叶片乙。
光照强度(klx)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
吸收速率 (mg·m-2·h-1) | 甲 | -3.6 | -1.2 | 1.4 | 2.0 | 3.2 | 5.1 | 5.2 |
乙 | -4.6 | -1 | 1.4 | 3.6 | 5.8 | 7.9 | 8.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将题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
B. 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①、③增大
C. 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
D. 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夏季黄瓜叶肉细胞内的氢原子转移过程如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H2O[H]
(CH2O)
[H]
H2O
A. a过程将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B. b过程合成的淀粉可作为细胞的储能物质
C. c过程产生的CO2进行b过程最少穿过2层膜
D.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d过程释放的能量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