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中,一定需要蛋白质参与的生理过程是( )
A. 降低细胞内某些反应的活化能
B. CO2从细胞质基质进入叶绿体
C. 激素从内环境进入受体细胞
D. 加快血液中葡萄糖进入肝细胞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玫瑰精油、橘皮精油两种植物芳香油提取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橘皮精油提取过程中石灰水的作用是漂去橘皮颜色
B. 两种提取过程中都加入了Na2SO4,并且所起作用都相同
C. 玫瑰精油提取时分液漏斗的作用是分离油层和水层
D. 所用的两种原料玫瑰花瓣和橘皮均需干燥去水处理
【答案】C
【解析】在橘皮精油提取过程中石灰水的作用是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A项错误;提取橘皮精油时,加入Na2SO4的作用是使橘皮油易与水分离,提取玫瑰精油时,加入无水Na2SO4吸收水分,B项错误;玫瑰精油提取时通过分液漏斗分离油层和水层,C项正确;玫瑰精油易挥发,提取时应选择鲜玫瑰花为原料,D项错误。
【点睛】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三种常用方法比较
提取方法 | 水蒸气蒸馏法 | 压榨法 | 萃取法 |
实验原理 | 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 | 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 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获得芳香油 |
方法步骤 | ①水蒸气蒸馏 ②分离油层 ③除水过滤 | ①石灰水浸泡、漂洗 ②压榨、过滤、静置 ③再次过滤 | ①粉碎、干燥 ②萃取、过滤 ③浓缩 |
适用范围 | 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 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 | 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剂中 |
优点 | 简单易行,便于分离 | 生产成本低,易保持原料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 出油率高,易分离 |
局限性 | 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 | 分离较为困难,出油率相对较低 | 使用的有机溶剂处理不当会影响芳香油的质量 |
【题型】单选题
【结束】
16
【题目】如图为科研人员分别用6种不同的有机溶剂(编号为1~6)按相同的实验步骤从枸杞中提取类胡萝卜素,得到的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以有机溶剂作为提取剂是因为类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
B. “按相同的实验步骤”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C. 实验课题为探究6种有机溶剂对枸杞中类胡萝卜素提取量的影响
D.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六种有机溶剂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茄子生产国,为培养优良品种,育种工作者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茄子晚开花(A)对早开花(a)为显性,果实颜色有深紫色(BB)、淡紫色(Bb)与白色(bb)之分,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为培育早开花深紫色果实的茄子,选择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植株杂交,F1自交得到的F2中有_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早开花深紫色果实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
(2)青枯病是茄子的主要病害,抗青枯病(T)对易感青枯病(t)为显性,基因T、t与控制开花期的基因A、a自由组合。若采用二倍体早开花、易感青枯病茄子(aatt)与四倍体晚开花、抗青枯病茄子(AAAATTTT)为育种材料,培育纯合的二倍体早开花、抗青枯病茄子,则主要步骤如下
①第一步,种植四倍体晚开花、抗青枯病茄子(AAAATTTT),取其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子代。
②第二步,以基因型为________的茄子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AaTt)。
③第三步,请选出你认为最合适的育种方法_____________(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并用遗传图解或文字简要描述育种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果汁生产中果胶酶能提高果汁出汁率和澄清度。为了节约成本,某工程人员在适宜的温度和pH下,利用苹果汁和一定浓度的果胶酶溶液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实验结果如图。对实验失误可能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都合理的是( )
A.酶促反应时间不合理;延长反应时间
B.苹果汁的用量不合理;减少用量
C.果胶酶用量不合理;减少用量
D.果胶酶体积梯度不合理;增大体积梯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图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组果汁体积不发生变化,说明实验失误的原因不是酶促反应时间,A错误;实验无法确定苹果汁的用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错误;提高果胶酶溶液体积,果汁体积并没有增加,说明果胶酶用量不合理,应该减少用量,C正确;实验无法得出果胶酶体积梯度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题型】单选题
【结束】
15
【题目】下列有关玫瑰精油、橘皮精油两种植物芳香油提取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橘皮精油提取过程中石灰水的作用是漂去橘皮颜色
B. 两种提取过程中都加入了Na2SO4,并且所起作用都相同
C. 玫瑰精油提取时分液漏斗的作用是分离油层和水层
D. 所用的两种原料玫瑰花瓣和橘皮均需干燥去水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32P标记一个T2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它侵染一个含31P的细菌后释放出了200个后代,则后代中含32P的噬菌体最多占总数的 ( )
A. 2% B. 1% C. 0.5% D. 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是葡萄糖进入动物细胞及在细胞内的部分代谢过程;图2表示细胞呼吸强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呼吸底物为葡萄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④过程在_____________(部位)中产生水,⑤过程_____________(填“产生”或“不产生”)ATP,癌变细胞摄入比正常细胞多若干倍的葡萄糖,并未使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增加,应是用于图中的___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过程。
(2)图2中C点的二氧化碳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点后二氧化碳释放量不再继续增加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污染物N对绿藻有氧呼吸是否有抑制作用,做了如下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①设置对照实验:设置清水组和含_____________组加以对照,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②测定实验结果:应在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测定浮游绿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磷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可溶性磷的优良解磷菌株,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表示在固体培养基中筛选出来的菌株,表表示所筛选的三种菌株相关数值,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此培养基中唯一的磷源应该是难溶性磷酸盐
B.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溶解磷能力最强的菌株是甲
C. 培养基上出现的单一菌落可以看做一个种群
D. 土壤中的磷被植物细胞吸收可用于合成ATP、核酸、NADPH等化合物
【答案】B
【解析】筛选能够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可溶性磷的优良解磷菌株,培养基中唯一的磷源应该是难溶性磷酸盐,A项正确;D/d的比值可以代表溶解磷能力,表中菌株乙该比值最大,B项错误;培养基上出现的单一菌落一般由同种菌株组成,可以看做一个种群,C项正确;ATP、核酸、NADPH等化合物均含有磷元素,土壤中的磷被植物细胞吸收可用于合成ATP、核酸、NADPH等化合物,D项正确。
【题型】单选题
【结束】
14
【题目】果汁生产中果胶酶能提高果汁出汁率和澄清度。为了节约成本,某工程人员在适宜的温度和pH下,利用苹果汁和一定浓度的果胶酶溶液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实验结果如图。对实验失误可能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都合理的是( )
A.酶促反应时间不合理;延长反应时间
B.苹果汁的用量不合理;减少用量
C.果胶酶用量不合理;减少用量
D.果胶酶体积梯度不合理;增大体积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题目】磷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可溶性磷的优良解磷菌株,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表示在固体培养基中筛选出来的菌株,表表示所筛选的三种菌株相关数值,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此培养基中唯一的磷源应该是难溶性磷酸盐
B.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溶解磷能力最强的菌株是甲
C. 培养基上出现的单一菌落可以看做一个种群
D. 土壤中的磷被植物细胞吸收可用于合成ATP、核酸、NADPH等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漆酶属于木质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下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漆酶菌株的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产漆酶菌株的首选样品
B. 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
C. 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再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
D. 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临时保存菌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