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h)控制的遗传病。下图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患者,Ⅲ2和Ⅲ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非血友病的儿子(Ⅳ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Ⅳ2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Ⅲ2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Y没有分开
B. 此家族中,Ⅲ3的基因型是XHXh,Ⅳ1的基因型是XHXH或XHXh
C. 若Ⅲ2和Ⅲ3再生育,Ⅳ3个体为男性且患血友病的概率为1/2
D. 若Ⅳ1和正常男子结婚,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果蝇X染色体的部分基因图,下列对此X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来自雄性,则经减数分裂不能产生重组型配子
B. 若来自雌性,则经减数分裂能产生重组型配子
C. 若发生交换,则发生在X和Y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D. 若发生交换,图所示四个基因中,f与w基因间交换频率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步骤使用的培养基已经灭菌并调节过pH
B. ②步骤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C. ④中每次划线前后都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
D. ①②③步骤操作时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酵母膏 | 无机盐 | 淀粉 | 纤维素粉 | 琼脂 | CR溶液 | 水 | |
培养基甲 | + | + | + | +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乙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定培养液中某细菌数量,某小组同学抽取1mL培养液经10倍的梯度稀释后进行接种培养,每个培养基上接种量为0.1mL,随后对每个培养基中出现的菌落进行计数(结果如下)。培养液中菌体数目约为__________________个/mL
稀释次数 | 4 | 5 | 6 | ||||||
培养基编号 | 1 | 2 | 3 | 1 | 2 | 3 | 1 | 2 | 3 |
菌落数目 | 263 | 321 | 345 | 38 | 4 | 40 | 6 | 2 | 8 |
【答案】 不能 液体培养基不能分离单菌落 不能 乙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 3.9×107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考查对纤维素分解菌分离、鉴定、计数原理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原理判断甲、乙两个培养基是否符合实验要求,根据平板计数原则计算培养液中菌体数目约。
(1)据表判断,培养基甲不含有琼脂,为液体培养基,不能形成菌落,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乙没有纤维素,虽然含有CR,但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含有纤维素分解菌也不会出现透明圈,不能根据菌落特征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2)进行菌落计数时应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据表可知稀释4次后接种的培养基只有1号平板符合要求,稀释5次后接种的平板1号、4号平板符合要求,因此应选择稀释5次后接种的平板进行计数,平板上平均菌落数为(38+40)/2=39个,则培养液中菌体数目约为39÷0.1×105=3.9×107个/mL。
【题型】非选择题
【结束】
33
【题目】绿藻A是某种单细胞绿藻,能够合成物质W。某小组为探究氮营养缺乏对绿藻A增殖及物质W累计的影响,将等量的绿藻A分别接种在氮营养缺乏和氮营养正常的两瓶培养液中,并在适宜温度和一定光强下培养。定时取样并检测细胞浓度和物质W的含量,结果如图。
(1)本实验的实验组为___________________。从图甲可知,在氮营养正常培养液的瓶中,绿藻A的种群增长曲线呈_________型。
(2)综合图甲和图乙的信息可知,在生产上,若要用少量的绿藻A获得尽可能多的物质W,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某人拟设计实验进一步研究氮营养缺乏程度对物质W积累的影响,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
(4)物质W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在提取物质W时,最好应选用的一种原料是____________(填“高温烘干”“晾干”或“新鲜”)的植物甲,不宜选用其他两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物质出入细胞方式概念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消化酶释放的方式是③
B. ④的含义是“是否消耗ATP”
C.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⑤
D. ⑥的含义是“是否为逆浓度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一种新型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效能,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由图中实验结果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 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的去污力最强
B. 不同类型洗衣粉影响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力
C. 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3的去污力不同
D. 加大酶用量可以显著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
【答案】C
【解析】20 U/L的碱性纤维素酶处理对污布类型1,去污力为60%,30 U/L的碱性纤维素酶处理污布类型2,去污力约为80%,则单位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1去污力最强,A错误;由于污布类型不同,不能探究不同类型的洗衣粉对碱性蛋白酶的去污力的影响,B错误;对污布类型2、3而言,都是Y型洗衣粉,30%的酶用量,但去污力不同,说明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3 的去污力不同,C正确;该实验没有针对同一类型的洗衣粉加大酶用量的探究,则不能判断加大酶用量是否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D错误。
【考点定位】碱性纤维素酶,实验分析。
【名师点睛】本题以碱性纤维素酶为背景考查实验分析,要求学生理解实验分析的两个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题型】单选题
【结束】
31
【题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__。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通常,用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新鲜血迹时,不应该使用开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为了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洗衣时在市售的蛋白酶洗衣液中添加脂肪酶,该同学的做法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丙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分子数变化。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为____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有丝分裂________期图,图中“1”所示的结构为________。
(2)图甲所示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子数分别是________;图乙所示细胞中共有___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
(3)处于图丙中→段的是________(填“图甲”或“图乙”或“图甲和图乙”)所示细胞;完成图丙中→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__期。
(4)发生→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5)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材料取自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用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________后,用清水________,后者的目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
A. 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
B. 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
C. 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
D. 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甘蔗某一叶肉细胞内的一系列反应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中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B.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既产生也消耗[H]
C.若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则甘蔗的干重就会增加
D.过程②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过程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