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杨酸(SA)在植物体许多代谢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者以黄瓜幼苗为材料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
组别 | 第1-3天 | 第4-9天 | 第10天 | ||||
叶面喷洒 | 日温/夜温 | 光照 | 日温/夜温 | 光照 | 分组 | 检测 | |
A | H2O | 25℃/18℃ | 适宜 | 25℃/18℃ | 适宜 | A1 | 光合速率 |
A2 | G基因表达量 | ||||||
B | ? | 25℃/18℃ | 适宜 | 18℃/12℃ | 弱光 | B1 | 光合速率 |
B2 | G基因表达量 | ||||||
C | SA | 25℃/18℃ | 适宜 | 18℃/12℃ | 弱光 | C1 | 光合速率 |
C2 | G基因表达量 |
(1)设计实验时,应该遵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所选幼苗长势相同
②幼苗进行随机分组
③每组均用一株幼苗作为实验材料
④重复进行实验
(2)实验中A组为____________组,B组幼苗叶面应喷洒____________。检测光合速率之前,可____________(填“诱导气孔开放”、“诱导气孔关闭”或“不做处理”),以使结果更科学准确。
(3)G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光合作用中需要的一种酶,它依赖于[H]发挥催化作用,推测这种酶参与了光合作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4)实验检测结果如下图。
①检测结果表明,在低温、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__,但提前外施SA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G基因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SA的上述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提高植物在低温、弱光条件下的光合能力,从而增强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
(5)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内部分泌蛋白质合成及转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高尔基体加工后的各种蛋白质会被转运到不同部位,胞内、胞外、细胞膜上均有分布
B. 除囊泡外,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C. 内质网膜可以转化为高尔基体膜,说明这两种膜在结构成分上比较接近
D. 细胞膜上出现的糖蛋白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脱落酸能够调控植物细胞的基因表达
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C.各种激素中,生理作用最相似的是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D.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方面的问题: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基本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外植体消毒 ②制备MS培养基 ③接种 ④培养 ⑤栽培 ⑥移栽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⑤→⑥
C.②→①→③→④→⑥→⑤
D.①→②→③→④→⑥→⑤
(2)植物组织培养中,在配制好的MS培养基中常需添加__________,除此之外,__________等,也是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因素。
(3)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__________________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__。
(4)下图为月季花药中的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途径,据图回答:
图中①表示花粉培养过程中的__________过程,②表示的是__________过程,X代表的是__________。
(5)为提高花药培养的成功率,应选择__________期的花粉进行培养。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有醋酸洋红法,某些植物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可采用__________法染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研究,操作如下:1月4日下午选取1、2、3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莲花菜0.6kg,再分別倒入等量煮沸并冷却的10%的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封坛前进行第一次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后来定时测定,结果如下图。
(1)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___,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2)实验中,盐水加热煮沸是为了____________;冷却之后再使用是为了保证____________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3)在腌制过程中,坛中溶液量会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图中数据表明,泡菜在腌制的第____________天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腌制到第_________天以后再食用可以较好地避免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5)实验中三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让实验数据更好的表明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对该实验所获得的三组数据应进行怎样的处理才更合理?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已被广泛使用。下列各项中与生长素类似物应用无关的是( )
A. 人工培育无子辣椒B. 促进香蕉成熟
C. 促进月季插枝生根D. 棉花的保蕾保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