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0599  160607  160613  160617  160623  160625  160629  160635  160637  160643  160649  160653  160655  160659  160665  160667  160673  160677  160679  160683  160685  160689  160691  160693  160694  160695  160697  160698  160699  160701  160703  160707  160709  160713  160715  160719  160725  160727  160733  160737  160739  160743  160749  160755  160757  160763  160767  160769  160775  160779  160785  160793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为某地区中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示意图,图2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3是由于河流产生___________将原种群分为甲、乙两个种群,经过长期的过程b产生品系1和品系2,过程b的实质是___________,物种1和物种2形成的标志c是_______________

(2)图2中在___________时间段内种群甲发生了进化,在T时________(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3)若时间单位为年,在某年时,种群甲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则此时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若种群甲生存的环境发生改变,使得aa个体每年减少10%,AA和Aa个体每年增加10%,则下一年时种群中的a基因频率约为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接种埃博拉病毒(EBV)疫苗后,经过一段时间,血液中出现相应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被动免疫是以诱发人体免疫应答为目的的

B. 抗体与内环境中病毒类抗原发生中和而失效

C. 血液中出现抗体可以确定其已被病原体感染

D. 抗原和抗体比较,前者的成分不都是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曲线分析正确的几项

①1中c对应的值是1

②2中b为有丝分裂

③2中LM可能是低温诱导所致

④2中OP段位于图1中ef段

⑤2中Q点后所对应的时期在图1中cd段上

⑥1中de段与图2中PQ段原因相同

A. 1项 B. 4项 C. 3项 D. 2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来源于某种野生植物的A基因表达出的多肽对多种致病微生物具有杀灭作用,将A基因导入油菜可显著提高油菜的抗病能力。

(1)下图是含目的基因A的DNA分子,利用PCR技术扩增A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__________。PCR—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在第3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这种DNA片段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2)通过SmaⅠ酶切割扩增后的DNA分子和质粒,利用___________酶连接切割后的DMA分子和质粒,将A基因插入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构建___________

(3)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A基因导入经___________形成的油菜愈伤组织细胞,在愈伤组织进一步培养过程中,MS培养基各成分用量减半,并添加质量浓度为0.15mg/L的奈乙酸(NAA),目的是有利于________的分化。

(4)经检测,转入完整A基因的某些植物不能正确表达多肽,从A基因与质粒连接形成重组质粒的角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是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乙表示由于DNA中碱基改变导致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的过程,图丙为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表。据图回答:

(1)据图甲推测,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变异方式可能是______

(2)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图甲中Ⅱ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

(3)图丙提供了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如果图乙的碱基改变为碱基对替换,则X是图丙氨基酸中______的可能性最小。图乙所示变异,除由碱基对替换外,还可由碱基对______导致。

(4)A与a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基因中_____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以玉米籽粒为材料进行“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玉米籽粒先在温水中浸泡的目的是增强细胞活性

B. 沸水处理的玉米籽粒作为对照的实验材料

C. 煮沸使细胞失去选择透性,染料分子进入细胞

D. 未煮熟的玉米胚比煮熟的染色浅,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发酵的问题:

(1)下图是通过在泡菜中人工接种不同乳酸菌菌株(A、B、C)进行发酵与传统的泡菜自然发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人工接种对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pH值影响的结果。

上述实验中①的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实验结果可知,在泡菜制作中应优选的乳酸菌菌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泡菜发酵中不同阶段的优选乳酸菌菌株进行计数有助于了解发酵进程。下图表示利用高层半固体培养基试管进行系列稀释和计数的过程。

由液体培养基配制成半固体培养基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___________。经充分___________、培养后形成的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___________。在用该方法培养的过程中,试管周围不需要保持无氧条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为一实验装置,甲、乙两个小室由一小孔相连通,小孔上覆盖着一个双层磷脂分子薄膜。在两室中分别插人电极,使离子做定向移动。甲室内盛K或Na溶液,乙室内盛水。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甲、乙两室中水面上升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实验中,甲室中的K进入乙室,说明加入的缬氨霉素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

(3)图三实验中,Na不能进入乙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间接地说明了双层磷脂分子薄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高等植物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 )

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 B.纺锤体、中心体、染色体

C.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 D.细胞壁、核膜、着丝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载玻片上每单位面积平均有50个酵母菌细胞,把制作此装片的样液继续培养6h后再稀释10倍,然后制作成装片放到相同的显微镜下观察,则发现每单位面积平均有80个细胞。可推断细胞周期的平均时间是(  )

A. 0.5hB. 1.5hC. 2hD. 2.5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