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在温室大棚内测得植物在适宜温度下,光照强度与CO2吸收量的关系,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D段、DE段分别表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
B.植物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总量=S2+S4
C.B点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大棚用红色或蓝紫色薄膜对提高棚内植物的产量最有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
Ⅰ某植物在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条件下,气孔开度(即气孔开放程度)与光合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停止供水后,光合速率下降。这是由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光合产物在植物体内_______的主要介质。
(2)在温度、光照相同的条件下,图中A点与B点相比,光饱和点低的是____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3)停止供水一段时间后,叶片发黄,原因是___________。此时类囊体结构破坏,提供给暗反应的_______减少。
(4)生产实践中,可适时喷施植物激素中的_____________,起到调节气孔开度的作用。
Ⅱ植物接受过多光照可能对进行光合作用的相关细胞器造成损害,因此植物需要一种名为“非光化学淬灭”(NPQ)的机制来保护自身,在NPQ的作用下多余的光能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该机制的启动和关闭特点如图1所示,其中符号“┫”代表抑制作用。
(1)由上图推测,在光照强度以及其它环境因素均相同的情况下,状态③比状态①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强/弱)。
(2)下列关于NPQ机制从开启到缓慢关闭过程中的一系列生理变化中,导致上述差异的因素可能有_____。(多选)
A.类囊体内H浓度下降
B.ATP的合成量下降
C.部分光能仍以热能形式散失
D.NADP+的量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B. 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 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D. 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表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反映一五计划的成果
B. 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反映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C. 袁隆平杂交水稻,缓解大跃进带来的粮食困难
D. 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反映参与信息技术革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曲线。据此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 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B. 温室栽培该蔬菜时白天的温度最好控制在35℃左右
C. 若昼夜温度都维持在35℃,则该蔬菜体内的有机物含量将保持不变
D. 阴影部分表示蔬菜的有机物积累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960年1月,科学家首次乘坐的“里亚斯特”号深海潜水器成功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考,在近万米的海底,科学家们惊奇地看到比目鱼和小红虾在游动。
(1)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
(2)几百万年的前海沟下与海沟上的比目鱼还是属于同一物种,但由于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群体长期与较浅域的比目鱼缺乏基因交流,最终会产生____________隔离。 造成这种现象的两个外部因素是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3)由于地质巨变,最终人类只抢救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最终产生一个新的比目鱼种群,则此种群的基因库中的基因数量与原种群相比要____。
(4)下图表示某群岛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过程。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环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乙为两个渗透装置。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时的初始状态,乙图是较长时间之后,通过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③为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
B. 图甲中溶液②的浓度大于溶液①的浓度
C. 图乙中溶液①的浓度与溶液②的浓度相等
D. 图甲中溶液①和②浓度差越大,则图乙中的水柱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