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0920  160928  160934  160938  160944  160946  160950  160956  160958  160964  160970  160974  160976  160980  160986  160988  160994  160998  161000  161004  161006  161010  161012  161014  161015  161016  161018  161019  161020  161022  161024  161028  161030  161034  161036  161040  161046  161048  161054  161058  161060  161064  161070  161076  161078  161084  161088  161090  161096  161100  161106  161114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以大鼠神经元为材料,研究细胞ATP对突触传递的作用。

(1) Glu是大鼠神经元的一种神经递质,科研人员分别用Glu受体抑制剂、ATP处理离体培养的大鼠神经元,检测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ATP对突触传递产生________________作用。

(2)科研人员用Glu和Glu+ATP分别处理突触后神经元,检测发现两组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无差异。由此推测ATP对突触____________(结构)没有直接的作用。

(3)科研人员给予突触前神经元细胞一个电刺激时,能够引起细胞膜上Ca2+通道的开放,Ca2+流入细胞,使_____________与突触前膜融合,递质释放。由图2所示实验结果分析,ATP能够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结果推测,ATP对神经元之间信号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同一细胞中有丝分裂前期和后期的染色体数之比和DNA分子数之比分别是( )

A. 1∶21∶2B. 1∶21∶1

C. 1∶11∶1D. 1∶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为1:1的时期是

A. 后期和末期 B. 中期和后期 C. 前期和中期 D. 间期和前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通过对前列腺癌细胞的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多酚可减少BCL—XL蛋白,而这种蛋白有抑制癌细胞凋亡的作用。这表明绿茶具有抗癌作用,根本原因是由于绿茶细胞中具有(  )

A. 多酚B. 多酚酶基因C. BCL—XL蛋白D. BCL—XL蛋白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一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査结果,表中的A、B、C表示生态系统三种生物成分,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下图是该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草本、灌木和乔木植物体内贮存的能盘变化示意图。

单位:102千焦/m2/年

Pg

Pn

R

A

157.8

65.0

92.8

B

870.7

369.4

501.3

C

211.5

20.1

191.4

(1)据表分析回答: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这个生态系统仍处于逐渐发展壮大之中,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回答:

①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块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___

②bd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该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_演替。

③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④演替到相对稳定状态时的群落类型,由____________(写出二种影响因素)等环境条件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突触由突触前膜、 和突触后膜构成

A. 突解小体 B. 突触小泡 C. 突触间隙 D. 轴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有关细胞分裂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过程中无纺锤体和染色体出现,不发生DNA复制

B. ②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分子在数目上始终相等

C. ②过程有利于维持亲子代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D. ③过程中具有细胞周期,精原细胞以②或③的方式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

A. 葡萄糖→丙酮酸B. 丙酮酸→ 酒精+CO2

C. ADP+Pi+能量→ ATPD. [H]+O2→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确定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的中间载体,科学家们做了如下研究。

(1)依据真核细胞中_____________位于细胞核内,而蛋白质合成在核糖体上这一事实,科学家推测存在某种“信使”分子,能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携带到细胞质中。

(2)对于“信使”有两种不同假说。假说一:核糖体RNA可能就是信息的载体;假说二:另有一种RNA(称为mRNA)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信使。若假说一成立,则细胞内应该有许多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核糖体。若假说二成立,则mRNA应该与细胞内原有的_____________结合,并指导蛋白质合成。

(3)研究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立即停止,进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在此过程中,细菌细胞内合成了新的噬菌体RNA。为确定新合成的噬菌体RNA是否为“信使”,科学家们进一步实验。

15NH4Cl和13C-葡萄糖作为培养基中的氮源和碳源来培养细菌,细菌利用它们合成_____________等生物大分子同时含有这两种元素。经过若干代培养后,获得具有“重”核糖体的“重”细菌。

②将这些“重”细菌转移到含14NH4CI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上培养,用噬菌体侵染这些细菌,该培养基中加入32P标记的_____________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以标记所有新合成的噬菌体RNA。

③将上述被侵染后裂解的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大肠杆菌被侵染后_______(填“合成了”或“没有合成”)新的核糖体,这一结果否定假说一。32P标记仅出现在离心管的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与“重”核糖体相结合,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

(4)若要证明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为“信使”,还需要下列序号填入表格。

①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细菌DNA混合

②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噬菌体DNA混合

③出现DNA-RNA杂交现象

④不出现DNA-RNA杂交现象

组别

实验处理

预期结果

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同一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模式图,据图分析可作出的判断是

A. 图①时期细胞内有12条染色体

B. 图②中可见赤道板正向四周扩展成细胞壁

C. 图③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D. 图④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