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 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
C. 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
D. 如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烟草花叶病毒对叶子细胞的感染和病毒重建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证明了TMV的遗传物质是RNA
B. 单独使用病毒的蛋白质也能使烟草感染
C. 该实验用到同位素标记法跟踪构成TMV的物质去向
D. 烟草叶片受感染后出现病斑是因为接种的病毒进行了逆转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除去某种害虫而引入捕食性蜘蛛后,对害虫和蜘蛛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期间若对害虫施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
B. B期间蜘蛛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C. 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期间和B期间中发生的两个种群的相互作用没有关系
D. 图中所示的害虫和蜘蛛的关系是竞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科学家波森詹森利用明胶和云母处理幼苗进行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注:化学物质能够透过明胶却不能透过云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明胶片处理组在光下进行,云母片处理组在黑暗中进行
B. 本实验证明了明胶和云母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 本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由苗顶端向下传递
D. 该实验的结果支持达尔文的推测——有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下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b、c分别进行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
B. CD与OP的染色体数相同
C. JK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与分开
D. OP的核DNA含量比MN增加1倍,原因是NO发生了受精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河流中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中生物甲的全部个体总和称为____________,其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乙在第13周时,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__增长。
(3)曲线2在第2周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第37周时种群甲的数量变化是______(填“增加”“不变”或“波动”)。
(4)河流中的甲、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________________(填“可能”“不可能”)是互利共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某种植物叶片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强度,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并测出不同温度下的a、b值(如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推知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为______________;净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_;实际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_(用lh内有机物消耗量或生成量表示)。
(2)由图乙可得出:1316℃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该植物叶片呼吸速率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实际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由14℃升到15℃,其净光合速率增加了_____________。
(3)在16℃条件下,10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该叶片增重值约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一表示在某时间段内玉米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有氧呼吸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其中甲~戊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相关物质,图二表示该玉米光合作用过程中,测得的CO2释放量和CO2吸收量,其中S1、S2分别表示相应的面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物质d表示______,过程丙进行的部位是______.
(2)在过程甲~戊中,能产生ATP的有______,能产生气体的有______.
(3)在图二中______点都有[H]产生,在图二中不进行图一中甲过程的点为______.
(4)OX段,玉米共吸收的CO2为______(用S1、S2、S3表示);OB段,玉米固定的CO2为______(用S1、S2、S3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 基因是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
D. DNA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