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内噬菌体与细菌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噬菌体增殖所需的原料、酶、能量均来自细菌
B.在t0~t1时间内,噬菌体还未侵入到细菌体内
C.在t1~t2时间内,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导致细菌大量死亡
D.在t2~t3时间内,噬菌体因失去寄生场所而停止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细胞Ⅰ、Ⅱ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
①甲状腺细胞、肝脏细胞、甲状腺激素、糖蛋白
②胰岛A细胞、肌肉细胞、胰高血糖素、特异性受体
③垂体细胞、卵巢细胞、雌性激素、糖蛋白
④运动神经元、肠腺、乙酰胆碱、特异性受体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下丘脑某神经细胞的部分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 动作电位的形成与膜上②、④等载体有关,A面为正电位,B面为负电位
C. 饮水不足时此细胞可以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D. 该细胞可参与形成体温调节中枢或血糖平衡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物质。该实验的其中一个步骤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关于混合培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将已被35S 标记的噬菌体和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
B. 将已被32p 标记的噬菌体和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
C. 将已标记的噬菌体和已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
D. 将未标记的噬菌体和已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真核细胞内RNA 合成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链中嘌呤碱基所占的比例相同
B. ③为解旋酶,它在图中的移动方向是自左向右
C. 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可以合成相同的④
D. 区域⑤和⑥中的碱基配对方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中,能确定一定是同源染色体的是
A.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B. 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D. 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所示反射为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端烫碗而不缩手说明低级中枢受到了高级中枢的控制
C.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能够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D.刺激④处所引起的该部位膜外电位的变化是由负变成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B. 甲、乙、丙三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2
C. 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 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玉米的花药进行组织培养,单倍体幼苗期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该过程不考虑基因突变)。在此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e一f过程中细胞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B. 与C一d过程相比,d~e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C. 秋水仙素作用于C点之前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D. e点后细胞内染色体组最多时有4个,且各染色体组基因组成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