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某物质的循环图,其中甲—丁构成生物群落,①—⑩表示物质循环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x”代表CO2,则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只有②④⑥⑩过程表示呼吸作用
B.图中所表示的食物链中,最多有4个营养级
C.若“X”代表氮,从丁的功能看,疏松土壤可以减少氮素肥料的损失
D.增加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0分).下列是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当人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这是由于 和 相互协调的结果。
(2)某运动员遵从教练的指导,一见灯亮就用力举起哑铃,附在手臂上的记录仪器经a时间后,测到肌肉活动的电位变化。在一次训练中,教练趁运动员不备,用针刺其手臂,运动员手臂收缩,经b时间后,测到肌肉活动的电位变化。请分析回答:
①在a时间内,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 。在b时间内,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 。
A.眼→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B.眼→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C.皮肤→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D.皮肤→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②a时间 b时间。
A.> B.<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 ( )
①消化系统 ② 呼吸系统 ③ 神经系统 ④ 泌尿系统 ⑤ 循环系统 ⑥ 运动系
统 ⑦ 生殖系统 ⑧ 内分泌系统
A.①②④⑤ B.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CO2减排协议。下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____作用;无机环境中碳的来源有____(填数字序号)。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特点。
(4)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2,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_______。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克,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德国科学家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因发现遗传物质是RNA的艾滋病病毒(HIV)而获得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的RNA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者是RNA
B.RNA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遗传功能、催化功能等
C.HIV是通过自身RNA的自我复制在体外完成增殖
D.RNA分子中含有核糖,DNA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中国政府作出了降低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到2020年中国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一50%,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引起人们重视。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表示的是 过程,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为图中的 (填数字序号)。
(2)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可将回收后无法直接利用的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处理,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 成分。
(3)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 的形式进入大气圈。根据上图提出一项实现“低碳”承诺、减少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 。
(4)若上图虚线框中的种群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假设E种群中的能量是5.8×109kJ;B种群中的能量为1.3×108kJ。若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则A种群中的能量至少是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关体内稳态维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调节
B.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
C.消耗葡萄糖增多使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D.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碳酸释放到血浆中,血浆的pH值无明显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What can I do for you?---Well,I'm afraid the box is heavy for you,but thank you all the same.
A. so B. much C. very D. t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The driver drove __ hit a big tree and the car came to a stop.
A. too carelessly to B. carelessly enough to
C. so carelessly that he D. so careless that he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