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其顺序是 ( )
①提出疑问 ②设计实验 ③实验实施 ④得出结论 ⑤分析数据 ⑥提出假设 ⑦提出新的疑问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④③⑥⑤⑦
C.①⑥②③⑤④⑦D.⑥②③④①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学生们从作物根部土壤中分离产植酸酶菌株的过程。
(1)分离产植酸酶的菌株,需先配制合适的培养基。配制固体培养基包括计算、称量、___________等五步。
(2)接种以前进行的一系列稀释操作,目的是___________。菌落是指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___________。统计菌落数目需在菌落数目稳定时作为记录结果,这样可以防止___________。
(3)由于植酸钙的不溶解性,可使培养基形成白色浑浊。产植酸酶的菌株会水解植酸钙。菌落的周围将形成透明的区域,根据透明区域的有无,可初步判断该菌是否产植酸酶。实验结果显示A—E五种菌株中,___________是产植酸酶的理想菌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罕见好氧细菌,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叶绿素,使得细菌能够同其他生物争夺阳光,维持生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菌可通过无丝分裂的方式实现增殖
B. 该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生产者
C. 控制该菌叶绿素合成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
D. 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不需要高尔基体参与的是
A. 人体浆细胞产生抗体的过程
B. 念珠藻细胞形成细胞壁的过程
C. 人体下丘脑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过程
D.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时细胞板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白化病和黑尿病都是因酶缺陷引起的分子遗传病,前者不能由酪氨酸合成黑色素,后者不能将尿黑 酸转变为乙酰乙酸,排出的尿液因含有尿黑酸,遇空气后氧化变黑。如图表示人体内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生化过程,据图分析下列不正确的是 ( )
A. 若一个皮肤角质层细胞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不会导致白化病
B. 若一个胚胎干细胞控制酶D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导致黑尿病
C. 白化病和黑尿病说明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
D. 图中代谢过程可说明一个基因可影响多个性状,一个性状也可受多个基因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显示了某表现型正常女性的部分染色体及其基因组成,基因A-a和B-b分别与两种遗传病的发生有关,其中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
(1)若该女性与一正常男性结婚,仅考虑基因B-b,则所生育孩子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
(2)若同时考虑两对基因,则该女性将致病基因传递给孩子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
(3)如何用调査法判断基因B-b控制疾病的显隐性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降低生出患儿的概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致病基因控制的蛋白质能否在图示时期合成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雄性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该细胞中染色体数∶基因数=1∶1
B. ①与②大小、形态相同,但来源不同,为同源染色体
C. ③与④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 若此细胞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 Ab,则另三个精细胞可能为 Ab、aB、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模式图,图中W是红眼基因,w是白眼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图表示的是雌性果蝇,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
B. D、d和A、a这两对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自由组合
C. 若该细胞为卵原细胞,则其产生基因型为ADXw的概率为1/4
D. 该细胞共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组成为Ⅱ、Ⅲ、Ⅳ和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 NaCl 浓度对某种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活动中,得到如下实验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NaCl 溶液浓度不同,幼苗的表观光合速率也一定不同
B. 随着 NaCl 溶液浓度的增加,幼苗有机物积累的速率先上升后下降
C. NaCl 溶液浓度为 0 mmol·L-1 条件下,停止光照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RuBP 含量上升
D. NaCl 溶液浓度为 250 mmol·L-1 条件下,叶肉细胞细胞溶胶中的 O2 浓度小于细胞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