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一个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的两个个体,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即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成的个体。请据图回答:
(1)控制白化病的是常染色体上的________基因。
(2)若用A、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则3号、7号个体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3)6号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9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
(4)7号和8号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
(5)如果6号和9号个体结婚,他们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患病,则再生一个孩子也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若他们生了一个正常的孩子,则此孩子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对图中d、e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 )
A. 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
B. 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b,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
C. 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
D. 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c,则e点对应a点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经人工诱变获得的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菌体自身不能合成天冬氨酸,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取天冬氨酸才能生长繁殖。下图是科研人员利用“影印法”筛选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的部分过程(注:基本培养基中不含氨基酸,完全培养基中含所有种类的氨基酸)。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接种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待测培养皿中的培养基是___________(答“基本”或“完全”)培养基。
(2)过程②是将印在同一块丝绒布上的菌落,先后转印至两个不同的平板上。该过程应该先转印到_______________(答“基本”或“完全”)培养基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②过程的转印并在28℃的培养箱中培养2天后,两个平板上出现的菌落有的相同,有的不同。完全培养基上出现的菌落A和菌落B中,不可能是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的是_________菌落(答“A”或“B”),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鉴定筛选到的菌株确实是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科研人员又制备了甲、乙两个平板,这两个平板中营养成分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将待鉴定菌种接种到两个平板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两个平板中菌落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__,则说明该菌株是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用放射性同位素l4C标记的吲哚乙酸处理某葡萄枝条的一端,然后检测其另一端是否含有l4C标记的吲哚乙酸。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处理甲中的A端,不能在图甲中的B端检测到l4C的存在
B. 处理甲中的B端,能在图甲中的A端检测到l4C的存在
C. 处理图乙中的A端,能在图乙中的B端检测到l4C的存在
D. 处理图乙中的B端,能在图乙中的A端检测到l4C的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B.酶的催化效率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C.酶在反应过程中本身不发生变化
D.一种酶只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都发生了基因突变,它们的性状都突变成了本身性状的相对性状,突变后的甲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突变后的乙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两个基因都发生了突变,乙至少有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B. 甲的两个基因都发生了突变,乙的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C. 甲和乙都是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D. 甲和乙都是两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