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不同植物混种在一起时,有些会分泌化学亲和物质,使生长相互促进;有些植物分泌毒素或防御素对邻近植物产生毒害。为了研究洋葱和甜菜之间能否混种,下列相关设计思路不正确的是
A.应该将洋葱、甜菜单独种植与混合种植进行对照
B.各组植物生长的温度、光照、土壤条件应该相同
C.通过重复实验可以减少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D.用洋葱与甜菜的株高差作为实验结果的观察指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患过白喉的人,当白喉杆菌再次侵入人体时,体液免疫发挥作用的过程主要是
A.B细胞→记忆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白喉杆菌毒素
B.B细胞→浆细胞→与白喉杆菌毒素特异性结合
C.记忆细胞→浆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消灭白喉杆菌毒素
D.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与白喉杆菌毒素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
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值变化曲线(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1—5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第15—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第20—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鼠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是关于小鼠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1)在一隔离饲养了多代的有毛小鼠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对有毛鼠产下的一窝鼠仔中有几只无毛小鼠。无毛小鼠全身裸露无毛,并终生保持无毛状态。科研人员为了研究小鼠的无毛性状,继续让这对有毛鼠杂交多次,每窝都有无毛雄鼠和无毛雌鼠出生。
①科研人员初步判断:小鼠的无毛性状源于基因突变,不是营养不良或环境条件造成。他们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 。
②若已证明该变异源于基因突变,根据这对有毛鼠的多次杂交后代,还可判定无毛基因不是细胞质基因,其依据是 。
③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对亲本有毛鼠已携带无毛突变基因,可用无毛基因作探针直接进行检测,该方法利用的原理是 。
(2)小鼠毛色的黄与灰、尾形的弯曲与正常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R、r和T、t控制。在毛色遗传中,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从鼠群中选择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雌鼠作母本,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雄鼠作父本,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黄毛尾弯曲 | 黄毛尾正常 | 灰毛尾弯曲 | 灰毛尾正常 | |
♂ | 2/12 | 2/12 | 1/12 | 1/12 |
♀ | 4/12 | 0 | 2/12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4个不同时期的细胞核内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量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 ,b表示 。
(2)图中时期Ⅱ细胞内的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量之比为 。
(3)从图中可以推知,该高等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4)在图中的4个时期中,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 (填图中时期序号),处于时期Ⅲ的细胞名称是 。
(5)某高等动物基因型为Aa,下图为该动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条,该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时期为 ,①处的基因是 。
请在右边的方框内绘出该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示意图,并在相应染色体上注明基因A、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 )
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C.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积累了大量酸性物质
B.猪流感病毒的入侵很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
C.血液中CO2浓度升高会导致呼吸中枢兴奋
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能正确表示细胞I、II和物质R、S相互关系的是 ( )
细胞I | 细胞II | 物质R | 物质S | |
A | 下丘脑细胞 | 垂体细胞 | 促甲状腺激素 | 受体 |
B | 效应T细胞 | 病原体细胞 | 抗体 | 抗原 |
C | 甲状腺细胞 | 垂体细胞 | 甲状腺激素 | 受体 |
D | 传出神经元 | 传入神经元 | 神经递质 | 受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