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范畴的是
A.通过缓冲物质维持细胞内液pH的相对稳定
B.通过神经和激素调节维持血糖的相对平衡
C.通过免疫系统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
D.通过机体调节作用使人体体温保持相对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人体免疫调节中某一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并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图中所示的是 免疫过程,c细胞的名称为 。
(2)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能被细胞a、b、c中的 细胞特异性识别。
(3)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辅助性T细胞,该细胞起源于 中的 细胞,再在 中经增殖分化形成的。
(4)d的化学本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较为复杂的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
B.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C.b处给予一个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
D.若ab=bd,如刺激C点,则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2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一个基因库中,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比例相等,如果每一代隐性基因型的个体都不能产生后代,则
A.对基因型的比例影响很小 B.会降低隐性基因的比例
C.会使隐性基因灭绝 D.会提高杂合子的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若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缔增长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1 、2 、3 分别表示不同代谢过程。以下表达正确的是
A.①中水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产生于第三阶段,测定叶片的①的强度一定要将装置放在黑暗中
B.③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一定在黑暗中才可以进行
C.②中产生的O2用于①的第二阶段,生成CO2,释放出少量能量
D.X代表的物质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为从叶绿体基质移向叶绿体类囊体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这是由于引起皮肤病的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了对皮康霜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性变异
B.华南虎和东北虎两个亚种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
C.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蛾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蛾
D.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的“狮虎兽”,说明狮子和老
虎存在生殖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
原因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1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图2表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一个家系,其中Ⅰ—4为纯合子。请据图回答:
(1)图1中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 。
(2)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发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这是因为 。
(3)在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常选取图1中的 病进行调查。在调查时需要保证① 。② 。
(4)若图2所示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9%,则Ⅱ—8与一表现型正常男性结婚后生下患病男孩的几率是 。怀孕后为避免生下有此遗传病的小孩,科学合理的优生措施是 。
(5)若Ⅱ—6和Ⅱ—7已不能提取相应的遗传物质,则要判断Ⅲ—9与该家庭的关系,可比较Ⅲ—9与 的线粒体DNA序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