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用某种植物细胞为材料进行了两组实验:甲组将细胞置于物质a(蔗糖或KN03)配制的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中,10分钟后测定细胞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乙组将细胞置于某种浓度的b(蔗糖或KN03)溶液中,每隔2分钟用显微镜观察、记录细胞原生质体的体积,甲、乙 两组实验结果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取材时不可选用黑藻叶肉细胞
B. 乙组实验所用溶液浓度需小于0.16mol/L,以免细胞过度失水死亡
C. 甲组实验用的是蔗糖溶液,乙组实验用的是KN03溶液
D. 乙组实验过程中,8min时细胞液的浓度约为0.16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从某动物个体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如果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关于这两个精细胞的来源,正确的是
A. 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B. 不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C. 一定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D. 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某动物细胞的细胞膜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图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该实验的原理不包括
A.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 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C. 荧光恢复的速率与物质运输的速率相关
D. 荧光恢复的速率与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只有与⑥结合后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B. ①在真核细胞中合成的场所只有细胞核
C. ①上的一个密码子最多决定一种氨基酸
D. 初始合成产物②③④⑤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白色两种。为探究该植物花色的遗传规律,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该植物的纯种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对此实验结果,兴趣小组内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对该植物的花色遗传最后得出了如下解释:
①由一对基因(A、a)控制的,但含a的雄配子(花粉)部分不育;
②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A、a,B、b,C、c……)。
(1)如果假设①正确,上述实验F1紫花植株产生的可育雄配子中a配子的概率是________。
(2)为验证上述假设,该小组一致同意对F1进行测交实验,请预测两种假设的实验结果:
假设①:(F1♀)___________,(F1♂)___________。
假设②:(F1♀)___________,(F1♂)___________。
如果实验证明假设②是正确的,则上述实验F2中的紫花植株中纯种占__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还有其他的假设可以解释上述现象,请提出第三种假设并作简单的合理解释: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在可持续分裂的造血干细胞和不分裂的口腔上皮细胞中
A. 两者都有①B. 两者都只有①、②
C. 前者只有①和②,后者只有②D. 前者有①、②、③,后者只有②和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表示某生物卵细胞形成过程;图2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某阶段的细胞。图3表示生殖细胞中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对应于图1中的______________(填“①②”或“③”),由卵原细胞Ⅰ到细胞Ⅱ的变化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一定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
(2)对照图3,请在图4中画出细胞核染色体组数的变化曲线_______。
(3)图1中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中产生了基因型为Ab或aB或AB或ab的配子,则这些配子的产生与图3中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时期密切相关,该变异被称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炎症反应是机体对于外界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炎症状态下,损伤或濒死细胞可释放大量ATP到细胞外,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P2X7受体,促进靶细胞产生并分泌淋巴因子等物质,促进炎症反应。长期或慢性炎症可导致许多疾病,如过敏、哮喘或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种纳米抗体可以阻断炎症并减轻疼痛,其作用机理如图。
(1)坏死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大,使细胞肿胀,细胞最终破裂。裂解后细胞内含物释放到______中,使其渗透压升高,并引发炎症反应。
(2)体液免疫中,淋巴因子可由T细胞分泌,其作用是_________。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导致的一种__________。
(3)图中纳米抗体是由抗体碎片化形成的多肽片段,“碎片化”可能是经过_______酶处理。ATP不仅可以作为直接能源物质,在炎症状态下还具有_______的作用。由图可知,纳米抗体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以当地经济效益较好的A、B两种农作物为实验材料,在相同且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条件下,测得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绘制曲线如图。
(1)当光照强度为2klx时,A农作物1小时固定二氧化碳的量为________mg。
(2)在上述实验条件下,每天提供12小时4klx的光照,则种植农作物___________(填“A”或“B”)收获的产品较多,原因是____________。
(3)综合分析曲线图,农作物_______(填“A”或“B”)为阳生植物。要使大田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可将A、B两种农作物套种(混合种植),能提高__________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鸡冠的性状有多种,纯合子豌豆冠鸡与玫瑰冠鸡交配,子一代(F1)全是胡桃冠,F1雌雄交配,F2出现了冠形为单冠的鸡,表现型和数量如下表。
F2 | 胡桃冠 | 豌豆冠 | 玫瑰冠 | 单冠 |
公鸡 | 72 | 24 | 24 | 8 |
母鸡 | 72 | 24 | 24 | 8 |
合计 | 144 | 48 | 48 | 16 |
回答问题:
(1)鸡冠形状的遗传受____________对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_____定律。
(2)从F2中随机挑选豌豆冠鸡和玫瑰冠鸡各一只,形成一个杂交组合:豌豆冠()×玫瑰冠(
),或豌豆冠(
)×玫瑰冠(
)。
①不考虑正交、反交的区别,只考虑基因型,则该杂交的基因型组合可能有_____________种。
②理论上,若杂交组合的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的概率是_________。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利用F2设计实验,请补充完善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
①实验方案:让F2中全部胡桃冠母鸡与___________交配,只收集、孵化每只母鸡产的蛋,________(填“隔离”或“混合”)饲养每只母鸡的子代(F3),观察、统计全部F3的冠形和数量。
②预期实验结果:理论上,有16只母鸡的子代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胡桃冠:豌豆冠=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