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2992  163000  163006  163010  163016  163018  163022  163028  163030  163036  163042  163046  163048  163052  163058  163060  163066  163070  163072  163076  163078  163082  163084  163086  163087  163088  163090  163091  163092  163094  163096  163100  163102  163106  163108  163112  163118  163120  163126  163130  163132  163136  163142  163148  163150  163156  163160  163162  163168  163172  163178  163186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谷胱甘肽(C10H17O6N3S)是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的一种重要三肽,它是由谷氨酸(C5H9O4N)、甘氨酸(C2H5O2N)和半胱氨酸经脱水缩合而成,半胱氨酸可能的分子式是

A.C3H5O3NSB.C3H7O2NSC.C3H5O2NSD.C2H7O2N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符合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这一原理的育种是:

A. 杂交育种B. 诱变育种C. 多倍体育种D. 单倍体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者发现,将玉米的PEPC基因导入水稻后,水稻在高光强下的光合速率显著增加。为研究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增加的机理,将水稻叶片放入叶室中进行系列实验。

1)实验一:研究者调节25W灯泡与叶室之间的__________,测定不同光强下的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在光强700~1000μmolm-2s-1条件下,转基因水稻比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增加最大可达到_______%,但光合速率_________。在大于1000μmolm-2s-1光强下,两种水稻气孔导度开始下降,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明显增加,推测光合速率增加的原因不是通过气孔导度增加使___________

2)实验二:向叶室充入N2以提供无CO2的实验条件,在高光强条件下,测得原种水稻和转基因水稻叶肉细胞间隙的CO2浓度分别稳定到62μmol/mol50μmol/mol。此时,两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________,说明在高光强下转基因水稻叶肉细胞内的________释放的CO2较多地被________

3)实验三:研磨水稻叶片,获得酶粗提取液,利用电泳技术__________水稻叶片中的各种酶蛋白,结果显示转基因水稻中PEPC以及CA(与CO2浓缩有关的酶)含量显著增加。结合实验二的结果进行推测,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提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甲。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实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化学本质是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____试剂鉴定。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___________

③为了控制实验温度,应将装有酶底物和酶试剂的各组试管分别置于不同设置温度的____________中一段时间以保持恒温,之后将各组的两支试管溶液混匀再保温一段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

④实验结果如图乙,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还发现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成分中要注意________,以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高脂饮食会引起肥胖,威胁机体健康,但肥胖个体常常难以控制住食欲。研究发现高脂肪饮食引发的肥胖与小鼠体内瘦素有关,科研人员对此展开了研究。

1)瘦素是一种具有抑制食欲、减轻体重等功能的蛋白质类激素。瘦素由脂肪细胞内的_________合成、_________加工后,以_______方式分泌,通过______运输至下丘脑,并与下丘脑神经细胞膜上的_______结合产生饱腹信号,抑制食欲。

2)研究发现,高脂饮食使下丘脑细胞产生的饱腹信号减弱,因而难以抑制食欲。蛋白酶P是下丘脑中影响瘦素信号作用的一种关键蛋白。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小鼠分为两组,一组饲喂高脂饮食,一组饲喂正常饮食。一段时间后,测定下丘脑神经组织中蛋白酶P的含量,结果如图甲所示。由实验结果可知, 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提出关于蛋白酶P影响瘦素信号作用的两种假说,机制如图乙所示。

为验证上述假说,科研人员用不同饮食饲喂三组小鼠,一段时间后,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测定了三组小鼠细胞膜上瘦素受体的含量,在有效控制实验误差的情况下,结果如图丙所示。

①该实验结果可作为支持假说_______的证据之一,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②为使实验结果更加严谨,还应进一步测定各组小鼠____________

4)结合以上研究,针对高脂饮食导致的肥胖,请提出治疗思路并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表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B.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促进垂体合成并释放激素X

C. 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有拮抗作用

D. 下丘脑通过垂体促进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等蛋白质类激素的分泌,属于神经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与红细胞相关的问题:

Ⅰ.(1)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和鸡的红细胞中均能进行的是_____(填数字)。

①转录和翻译 ②DNA的复制 ③ATP的合成 ④着丝点的分裂

(2)人体内成熟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为80120d,红细胞的正常死亡_______(属于、不属于)细胞凋亡。

Ⅱ.有人利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和肌肉细胞按下面甲、乙两个密闭装置进行实验:

(3)实验开始时,夹子A关闭,两装置中的红色液滴在刻度0处,5min后,发现甲装置中的红色液滴不移动,乙装置中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6min开始,同时打开两装置中的夹子A,向里面通入等量的氧气,20min后,发现:甲装置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了X1,装NaOH的小烧杯增重了Y1,乙装置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了X2,装NaOH的小烧杯增重了Y2。结果发现X1大于X2,Y1小于Y2,从分子代谢水平上看,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豌豆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会出现

A.中心体复制B.染色体联会

C.同源染色体分离D.细胞板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②③过程

C.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D. 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正确的是

A.新鲜蔬菜应在零下低温、低氧、湿度适宜环境中保存

B.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

C.稻田定期排水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造成毒害

D.温室中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蔬菜的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